身上老是紅一片,一會消失,不會癢,這種為症狀較輕的荨麻疹。荨麻疹的典型症狀為皮膚表面泛起疙瘩風團,類似水腫,高高凸起與皮膚上,有明顯瘙癢感,一抓撓就是一片。不過短時間内可自行消退,而後又重新增生,反反複複,速來速去,不留下任何痕迹。
初期發作起來可能有明顯疙瘩,但癢感不劇烈,當患者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時,就會泛發瘙癢,尤其是夜間入睡時,癢起來坐立難安,整個人精神萎靡。
中醫上多使用中藥内服的方式來治療荨麻疹,這是很常見的療法,但也不僅僅是隻有這一種方法可以治療。其中針法治療對于荨麻疹,也能達到消退止癢的效果,不過在做針刺時,選對穴位很重要。
采用針刺療法的原則主要是以疏風清熱、養血潤燥為主,因此主要針刺穴位為曲池穴、血海穴、膈俞穴、三陰交、合谷穴,另外再根據患者其他病因來增加穴位。
若是荨麻疹發作時有發熱,咽喉疼痛感,皮損色紅,多為風熱證,此時可在原有穴位上增加大椎穴和風門穴。
若是荨麻疹色淡,為白色,天氣變冷,病情加重,手腳冰涼,則為風寒束表,此時在原有穴位上可添加風門穴和肺俞穴。
若是荨麻疹風團色紅,且逐漸融合成片狀,且伴有惡心嘔吐、便秘及腹瀉等症,多為腸胃實熱,此時就可添加内關、支溝、足三裡這三個穴位。
若是荨麻疹反複發作不止,且在午後或夜間入睡時加重,則為血虛風燥型荨麻疹,針刺穴位就要添加風門、脾俞和足三裡穴。
當然,針刺并不适合于所有荨麻疹患者,選擇這種療法也需在經過中醫辯證病情後,對症選擇。若針刺療法不适合自身病情,還應當選擇中藥内服的方式,綜合調理。
同時,藥物和針法治療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家要注重日常調理。中醫講究“養生之道”,這并非是無稽之談,飲食和疾病息息相關,且荨麻疹忌諱辛辣動風之物,保持飲食清淡,若不注意,疾病加重的可能性會大大增高,以至于藥物也無法起到明顯作用。
以上就是“身上老是紅一片,一會消失,不會癢”的相關介紹,有更多皮膚問題,可于下方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