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盛倩玉
注意到了麼?時間的力量。
十年之前,年輕的面孔搭乘着綠皮火車,前往大城市求學;遊客捏着報刊亭買到的地圖,在城市街頭尋路;當打工、山寨、流水線還是流行詞彙時,ATM機前排隊的人在等候線外左顧右盼……
你有沒有想到,十年時間,高鐵迎來井噴式發展,智能手機闖蕩出一片廣闊市場;數字支付從概念變成現實,“嫦娥”攬月、“羲和”追日的科技力量持續颠覆想象;購物車裡的國貨聲量漸大,中國創造的步伐穩重堅實;當我們居住的和曾經居住的地方都日新月異,留在城市或是返鄉創業,都能成為令人澎湃的選項。
十年時間,人們以自己的方式改變現狀。
人生豪邁,前程遠大。企業家們在變革和競争中創造新事物,燃放冒險精神。人們在各自的人生階段,完成屬于自己的蛻變。形形色色的新職業從冷門到出圈,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被青年人推向台前。人們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新舊叠代,消費與市場的活力被不斷激發,經濟的觸角伸向全球。
當我們将目光聚焦于人,我們會發現,十年時間,滿臉稚氣的孩童長成了青澀少年,意氣風發的青年已成為社會砥柱。
斯蒂芬·茨威格說:“一個人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的人生途中,即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生活的使命。”做一份受人尊敬的工作,迎接更多挑戰,當我們想方設法做到更多,生活便不再是無舵之船。
十年時間,中國城市發展的畫卷恢宏。
春華秋實,山河遠闊。2012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首次超過農村。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已從51.27%上升至64.72%,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嶄新成效,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學家陸銘曾在《大國大城》中提及,到大城市發展,發展大城市,不僅對個人有益,于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經濟結構轉型而言,都是必然選擇。
而現如今,從大城市到中心城市,再到都市圈和城市群,人口加速集聚,都市圈各成員城市之間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城市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提升。
當我們将目光投向城市,我們會驚喜地發現,福州、西安、南京、重慶、成都等大都市,已不僅僅是高樓大廈和工業園區的硬核比拼,而是實現人居環境改善、文化傳統活化、城市綜合治理等全方位突圍。城市伫立在過去與未來的張力之間,成為了各具特色的載體,成就了日新月異的中國。
十年時間,中國産業的發展按下快進按鈕。
栉風沐雨,砥砺前行。知名科技媒體《連線》雜志前主編克裡斯·安德森曾在廣東蓬勃的工業區待過很長一段時間,那時中國的制造業因為價格低廉引發全球關注。21世紀10年代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批量湧現的Maker、推陳出新的創業者,中國制造悄然發生轉變,使克裡斯·安德森由衷感慨,“中國是21世紀競争的唯一來源。”
中國制造曾憑借龐大的産業鍊和消費市場,吸引大批國外品牌來華發展。現如今,中國仍是全球制造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生産模式已發生深刻變革。
2012年到2021年,我國制造業占全球比重從22.5%左右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1.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0.24萬億元。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62家“小巨人”企業、848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當我們将目光聚焦産業,我們會驚喜的看到,企業撕掉“代工”的标簽,推出自主品牌,拓展業務版圖。一系列國之重器和超級工程,發展速度、力度、廣度、深度均前所未有。還有蓬勃發展的新能源、大象轉身的互聯網、從有居到優居的人居條件改善、以及高質量發展的大金融體系……
厚積薄發、換擋提速、跨界融合,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實力不斷增強,産業的底子更實、路子更廣、袋子更滿,中國力量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乘風破浪,笃定前行。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我們的十年,人民在安居,城市在變遷,産業在進步。行而不辍,未來可期,中國發展的圖譜絢爛多姿,東方巨輪在破浪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