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秋最是人間好時節

中秋最是人間好時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05:04:44

中秋最是人間好時節?中秋話月作者 宋先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秋最是人間好時節?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最是人間好時節(随筆宋先彥中秋話月)1

中秋最是人間好時節

中秋話月

作者 宋先彥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快到了,想起遠在大洋彼岸的女兒和女婿,一種“但願人長久、萬裡共婵娟”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談起中秋節,必然要談到月了。因為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等,都無不與“月”有關,正因如此,它是中國民間最為浪漫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後。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一、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

1.玉兔搗藥。玉兔搗藥出自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也有說法是周文王姬昌之長子伯邑考,被妲己迫害後三魂化作玉兔在月亮上。

2.吳剛伐桂。相傳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日複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

3.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國關于月亮最知名的神話故事,傳說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不過傳說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幾千年來,許多詩人都對嫦娥奔月吟詩作對,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天狗吃月亮。“天狗吃月亮”其實就是月食,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公子,生性好佛,但他母親心卻很壞,騙和尚吃狗肉漫天,最後神仙懲罰把她變成狗,她不滿就想吞吃月亮,把人間變成黑暗,不過為了給母親贖罪,目連一直修練終于變成了地藏菩薩。

二、關于“月亮”的浪漫詩句

自古以來,關于描寫月亮的浪漫詩詞真是浩如煙海,不知有多少,但最為著名的莫過于唐宋兩代的那些大詩人和大詞人們了。尤數李蘇為最,他們可以說是将月亮寫到了極緻。

先說李白的詩句。其中,《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前兩句寫詩人在做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刹那間所産生的錯覺。一個做客他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在明月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後兩句通過動作神态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思”字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實在太豐富了。

再如,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随我身。暫伴月将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隻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并且相約在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全詩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籁,因此一直為後人傳誦。

李白關于月亮的詩句還有許多,如“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别》;“卻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玉階怨》;“渌水淨素月,月明白鹭飛”《秋浦歌其十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關山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把酒問月》;“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夜泊年渚懷古》;“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懷》等等,有的直接寫月,有的是借月抒懷。特别是《峨嵋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幾乎每句不離月: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嵋。月出峨嵋照滄海,與人萬裡長相随。黃鶴樓前月華白,此山忽見峨嵋客。峨嵋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嵋山月照秦川。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塵尾談重玄。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阙。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不弄峨嵋月。

再說蘇轼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這首詞是蘇轼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思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裡、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啟發人們的藝術聯想。一鈎新月,可聯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無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蘇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文學家,當他擡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翺翔。反映到詞裡,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此詞上片望月,既懷超宜興緻,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酒問天這一細節與屈原的《天問》和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其問之癡迷、想之逸塵,确實有一種類似的精、氣、神貫注裡面。蘇轼把青天當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裡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轼因為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強烈、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潮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歎造化的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把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之日起到現在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裡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唐人稱李白為“谪仙”,黃庭堅則稱蘇轼與李白為“兩谪仙”,蘇轼自己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裡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同時,這裡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轼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着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裡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阖中,展示了蘇轼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别,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這裡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緻難以入眠的一切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于是詞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别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日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達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着,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别而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但願人們年年平安,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态度和樂觀的精神。

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從藝術成就上看,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曆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讨着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尋味。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浪漫的色彩,潇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除了這首經描寫月亮的經典詩詞之外,還有如“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兆千丈生白毫”《中秋見月和子由》;“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三、關于“月亮”的助興拙作

值此壬寅年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為思念遠在太平洋東岸的女兒、女婿和即将出生的小外孫,特仿古人寫首詩、填首詞以作紀念,順祝天下所有遠在他鄉的親人中秋快樂、月圓人團圓!

《日月同輝》

龍蘇玉兔升,

月落我清晨。

平時無會面,

早晚有視頻。

注:事有湊巧,筆者夫妻二人都屬龍,女兒女婿均屬兔,我們在号稱“龍的傳人”的東方,他們卻在号稱“美國”的西方,時差恰好“晨昏颠倒”,可謂日月同輝。我們這裡太陽起,他們那裡月亮升,要聯系隻能早晚打視頻。

《水調歌頭》

明月夜夜有,隻是人難眠。不知玉兔如何?近來可安全!我欲乘舟飛去,又恐銷煙彌漫,更怕新冠染。又到中秋節,月圓人難圓。日日想,月月盼,年複年。哪能不恨?同在地球如隔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實難全。但願不久後,千裡赴婵娟!

作者簡介:宋先彥,漢族,湖北孝感人。1983年畢業于孝感财貿學校财金專業并參加銀行工作。曾任基層支行副行長、行長、孝感市分行監察室主任、市分行(黨委)辦公室主任等。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湖北孝感市作協會員,愛好文學,空餘時間讀書寫作,常有作品在各種媒體發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