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談論王姓起源之前,常常會有一種誤導的說法:王姓起源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的太子晉,其實還有一位與太子晉同樣有神話傳說的黃帝同時代的王倪,他是黃帝的老師,伏羲的朋友。早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的時候就很活躍了,晚一點的王亥,也比太子晉早生了一千三百五十年。可能不需要讨論的是太子晉作為太原王氏的始祖,最後被傳成了中華王氏的始祖。在這個地方,人們的概念混淆了。因為中華王氏的始祖,要包括姒姓王氏、子姓王氏和姬姓王氏三家,穿越了夏商周三個朝代,始祖是一個群體,不可能隻是哪一個人。
太原王氏的始祖洛陽太子晉晚于齊國琅琊的王子城父一百多年,王子城父晚于姬姓王氏的始祖周太王王業近五百年,周太王晚于中華王氏始祖姬姓後稷、姒姓夏禹、子姓商契、妫姓唐舜(堂兄弟、稷為長)約一千年。稷禹契舜兄弟晚于末代伏羲的朋友王倪一千年。同樣有傳說背景的太子晉與王倪之間,相差了二千五百年。如果可以用傳說中的人物做王氏始祖的話,用王倪可能比太子晉更有優勢,因為王倪是黃帝的同輩。
1、王倪,生于(公元前3200年)前後。堪稱【王氏始祖】。王倪是與皇帝同時期的人物,是最早出現的王姓人。伏羲和黃帝曾與王倪論道,王倪是齧缺的老師,王倪論道, 道及天邊,智達宇際。據《莊子•逍遙遊》記載:許由是帝堯的老師,堯欲将治理九州的重任托付于許由,而齧缺又是許由的老師,齧缺的老師是王倪。伏羲和黃帝都曾與王倪論道。王倪、齧缺、許由,他們都是逍遙派,都是仙風道骨的長者。王倪與太原王氏的始祖太子晉王僑一樣,有點傳說中的人物那種特有的、很神秘的氣氛。如果傳說中的人可以被後人尊奉為始祖,王倪就可謂是中華王氏不争的第一人了。
另一個較早出現在史籍中的王姓人,便是夏朝的冥子王亥,由于王亥的地位很高(夏王室的親王),史籍中多有提及。王亥的存在,證明了王室即為王氏之源的論點。王亥的世系清晰,為黃帝第三十七世(此前有學者傳為十世),夏王大禹的第七世孫。因為王亥的真實性沒有問題,他的身分又确實是“王”。所以,由王倪、王亥來共同出任沒有争議的,中華王氏的形式上的不同世代的第一人,應該不存在問題(法律上的第一人應是大禹、子契、後稷)。
2、後稷,(約公元前2300年,名棄。本名姬棄,帝喾的長子、周王的先祖、農耕業的始祖,亦稱【王氏始祖】。傳說其母姜原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足迹,踏之,踐之而動如孕。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從不踩踏;棄之林中,巧逢山林數人,未丢;棄渠河中冰上,飛鳥以翼暖之。久棄不死,異常康健,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因數欲棄之,名曰棄。出生于稷山(今山西運城稷山縣)。母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曾經被堯舉為“農師”,被舜封為後稷,封地古邰城(今陝西鹹陽武功縣西南)。後稷善于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後稷家族世系:高祖:黃帝,曾祖:少昊,祖父:蟜極,父親:帝喾,生母:姜嫄,帝喾的元妃,庶母:簡狄、慶都、常儀、某女(台玺生母),二弟:契,簡狄所生。是商朝先祖,他的後代建立了商朝。三弟:堯,慶都所生。堯,即帝堯,也稱唐堯,建立了唐朝(陶唐氏之唐),其子丹朱不肖,堯的女婿舜繼承天下。四弟:摯“鸷”,常儀所生。摯,即帝摯,在位9年,被廢。五弟:台玺。
3、禹(前2081年--前1978年),姓姒夏,名文命,字高密,他是黃帝的七世孫、颛顼的五世孫。亦稱【王氏始祖】。其父名鲧,被帝堯封于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鲧”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他被後世尊稱為大禹,或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第一任君王,于前2029年至前1978年在位。是我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曆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自黃帝軒轅氏至禹,共八世:禹的父親鲧,鲧的五世祖叫颛顼,颛顼的父親叫昌意,昌意是黃帝與嫘祖的次子。禹的父親鲧被封在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北川縣),母親是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禹幼年随父親鲧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堯封于崇(即中嶽嵩山)。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災,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曆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着命鲧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
4、王亥,(公元前1854年 —公元前1803年),(今河南商丘人),亦稱【王氏始祖】。夏朝的冥子王亥(為黃帝第三十七世)是阏伯(契:商朝的始祖叫契)的六世孫,冥之長子,繼任為商族首領,殷人先公之一,王亥是商王朝開國帝王成湯的七世祖,是先商十四個部落首領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王甲骨蔔辭中稱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王亥是一位很有作為的人,他不僅幫助父親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還發明了牛車,開始馴牛,為人使役。《管子•輕重戊》中“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的記載,就是指相土發明馬車,王亥發明牛車,馴服牛馬供人使役的故事。谥号“商高祖”。
5、比幹,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亦稱【王氏始祖】。為商朝貴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幹。比幹幼聰慧,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輔帝辛。幹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産,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橫征暴斂,比幹歎曰:“主過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谏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谏三日不去。纣問何以自恃,比幹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纣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幹剖視其心,終年64歲。
6、王業,周太王,姓姬,名亶父,又稱古公亶父,也叫公叔祖類子,是西伯君主,前1157年—前1139年在位。周朝之先祖。亦稱【王氏始祖】。由豳遷岐,居岐之陽,實施翦商。因廣施仁政,令不少部落歸附。周滅商朝後,認為﹃王氣”始于姬亶父,故追尊為太王。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王業繼承了後稷、公劉的事業,積德行義,得到民衆的愛戴。王業在周人發展史上是一個上承後稷、公劉之偉業,下啟文王武王之盛世的關鍵人物,他是中國上古周族領袖。亶父“積德行義,國人戴之”。
7、王季,季曆,公季,古公亶父子,周公季曆(前 1165年—前 1065年),周太王古公亶父三子,文王姬昌之父,前1138年—前1100年在位。亦稱【王氏始祖】。娶摯任氏女太任。王季、公季,其兄太伯(也稱泰伯)、仲雍(也稱虞仲),太伯後來在太湖流域創建了吳國。季曆繼位後,承古公亶父遺道,又與商貴族任氏通婚,積極吸收商文化,加強政治聯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王季對周圍戎狄部落大動幹戈,不斷擴張軍事實力。商王文丁時,受封為“牧師”,成為西方諸侯之長,享有征伐西部諸侯的權利。後因權重遭忌,于帝乙二十七年(前1165年),為商王文丁所殺,追尊王季。
8、王子城父,(公元前717年-?),琅琊人(今山東濰坊臨淄區)。亦稱【王氏始祖】。春秋時期齊國著名将領。又稱姬成父,周桓王(姬林)第二子,承父爵仕齊萊為城父,齊昭公十七年(公元前616年)秋,原為東周都城洛邑王城的城父(古文通假稱為成父),故尊稱為“王子成父”,避“子克之亂”奔齊,齊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管仲的輔助下使齊成為強國,因王子城父有功,齊昭公拜其為齊國萊陽君大夫,并賜姓王氏。自此,王子氏始别姬姓為“王氏”,王姓自城父始,事載三國時期曹魏國的《王基碑》及唐超時期韓愈的《王仲舒神道碑》,并見于史籍《左傳•文公十一年》。管仲曾推薦成父為齊國大夫,後遷大司馬,成為齊恒公手下第一大将,遂定居齊國都城臨淄。西漢劉向《說苑-君道》裡記載一代賢相晏子對他評價很高。他為琅琊王氏開族始祖。
9、太子晉,姓姬,名晉,字子喬,周靈王太子,人稱太子晉。亦稱【王氏始祖】。約生于丙申周靈王七年(前565年),卒于壬子周靈王二十三年(前549年),太子晉生有二子,長子王喬後獲封吳王,又改名王迥,隐居“馬郯”;嗣子宗敬,少有大志,周景王繼位時,曾在周王室擔任過“司徒”官職。但此時的東周天下,已是諸侯争霸,戰亂頻仍,王政失墜,周室就衰。宗敬毅然引退,避亂隐居“平陽”(注:《帝王世紀》記載:“帝堯,陶唐氏、祁姓也……都平陽。”《通鑒外紀》也記載:“帝堯,帝喾之子,姓伊祁,号陶唐,都平陽。”春秋時的平陽,是現今的臨汾地區) ,因宗敬是周王室的嫡傳後裔,時人都稱宗敬一家子為“王家”,意為他們是王子王孫,王室之家;這樣,就“以王為氏”傳承。
10、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大儒,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亦稱【王氏始祖】。生于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卒于隋炀帝大業十三年(617年)。魏征、李靖、房玄齡的老師。卒後,弟子谥為“文中子”。王通其弟王績、其孫王勃,稱其為隋末大儒。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開皇初,以國子博士待诏雲龍門,向隋文帝奏《興衰要論》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頗為隋文帝所稱道。王氏家學淵源深厚,所以王通從小就受到儒學的熏染。少年時即精通儒學,學問極好。據說在隋文帝仁壽三年(603),王通曾經“西遊長安,見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驗古。沒有受到重用。授以蜀郡司戶書佐、蜀王侍郎。王通并不滿意,所以不久就“棄官歸,以著書講學為業”。王通棄官歸鄉後,便潛心鑽研并開始在家鄉的白牛溪聚徒講學,著有《止學》、《中說》等奇書多部。王通在政治上,以恢複王道政治為目标,倡導實行“仁政”,主張“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有進步性;在哲學上,王通緻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圍繞“天人”關系這個核心,闡述了他關于自然觀、發展現、認識論和曆史觀等方面的思想,表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傾向和主變思想,在文學上,王通論文主理,論詩主政教之用,論文辭主約、達、典、則,主張改革文風,具有較高的進步意義。
11、王祜:大名莘縣人,監察禦史、知州、殿中侍禦史。(避諱明孝宗朱祐樘,寫作王祜),以文學見長。亦稱【王氏始祖】。五代時先仕晉,後及漢、周,北宋建國後,宋太祖趙匡胤拜其為監察禦史,頗得賞識,官職不斷升遷,以尚書、兵部侍郎、知制诰。乃舉家遷來京城,落戶開封。宋開寶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節度使符彥卿謀叛。魏州即大名,宋太祖乃派王祐權知大名府。要王祐衣錦還鄉,許以“便宜”行事,以相位相許,除去異己,王祐接任後,查無實據,直言禀報,符彥卿謀叛不實,甚至直谏太祖不要濫殺無辜。太祖聽後很不高興,乃把王祐改派知襄州。升遷宰相已然落空。在赴襄州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樹三棵,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後來,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兒子王旦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使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三槐堂不僅成了王祐一支的堂号,而且成為整個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三槐王氏】。【摘自王泗友《王氏譜牒文化荟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