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在古代,知句讀是一個文人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句讀”,古時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dòu)。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的語意未完、語氣可停得更小的一段。是的,在我國古代的文字版面中是字字相連的,而句讀為文章字裡行間的語氣停頓、情感推敲提供了符号标識,其作用類似于我們現代文字閱讀習慣中的标點符号。
在有些古籍中會将句讀标注出來,在文字的右下角與文字并排出現。顯而易見的是,句讀與文字并沒有同等的地位待遇,如果将句讀放在我們現如今的計算機語言文字輸入中,句讀的出現形式多半會是角标,而非字符。那麼在我們現代的文字閱讀習慣中,便已經将句讀優化改為了表達形式更為豐富的标點符号。
自新文化運動以來,橫向文字與标點符号逐漸引入中國,與古代縱向分布的文字緊密相連的版面相比,橫向文字與标點符号的運用在版面排布中會有更多的間距空隙,同樣不同寬度的标點符号也會導緻文字邊緣參差不齊。
那麼,如何充分利用剩餘空間進行文字排版使其達到橫平豎直的樣式進行對齊便成為了我們設計工作者在進行文字排版工作時必要考慮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标點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中對于标點符号有着明确規定: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号,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語句的停頓、語氣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成語)的特定性質和作用。如今的标點符号除了表示語句的停頓之外,還傳達着語氣、語調等的具體含義。因此在文字排版中,标點符号和文字承載着同樣的作用。
在現代漢語中,一段文字當斷不斷,或者是“一逗到底”,這樣的文字理解難度是相當高的。其實隻要将完整文字進行合理的分割、收尾和正确的情緒表達,文字閱讀體驗便會有質的變化。
例:
你看見,她沒看見!
你看見,她沒看見?
你看見?她沒看見。
你看見她?沒看見。
你看見她!沒看見?
你看見她?沒看見!
但是在我們現在的日常交往中,标點符号的使用規則便不再那麼嚴苛。
比如我們在一句話的結尾重複使用同一個标點符号來表示情緒的不穩定!!!!!或是這樣?????諸如此類的文字表達頻繁出現在我們的日常聊天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出現在我們的論文和研究報告中卻不大恰當,而在《标點符号用法》中有規定,歎号的重疊使用不應超過三次。
除了此類的标點符号使用,還有将問号和歎号共同使用的情況,譬如這般!?但其實這裡的标點符号順序是錯誤的,應該是這樣?!标點符号的用法有很多,比如在同一個人說了多句話且都需要用冒号的情況下,冒号應該這樣用:
他說:
“……………………
“………………………………………
“…………………………………………………………”
書名号與書名号并列使用時,中間不應該有其他标點符号:《紅樓夢》《百年孤獨》《三體》,但是當後面又有作者署名時則又需要添加頓号:《紅樓夢》(曹雪芹著)、《百年孤獨》(馬爾克斯著)、《三體》(劉慈欣著)。
标點符号的正确合理使用對于文字工作者以及設計工作者都應該是“知句讀”,在我看來,明白這些“句讀”如何使用遠比研究“0.618”的設計玄學重要得多。
介紹了一些标點符号的常規用法後,我們便可以再深入一步探讨在文字排版工作中的标點符号。
其實在我們小學和中學階段,我們就接受過一定的文字排版鍛煉:标點符号的避頭尾。點号不能出現在一行的開頭;标号的前半部分不能出現在行尾、後半部分不能出現在行首;連接号、間隔号也不能出現在行首,分隔号無論首尾都不能出現。
這些标點符号的排版規則構成了文字排版時的美觀、簡潔。
而在計算機上,我們有時會認為一行字的字數已經達到标準了,但是标點符号卻出現在了第二行的開頭,或者在幾行字中僅僅有一行的行尾是标點符号,這樣會在整段文字框中形成一個凹口,難以達到美觀。
上圖是我在寫稿時發生的上述問題的情況。在第三行的行尾處由于頓号做了末尾導緻整體的文字效果并不美觀,但是當我做了一番調整過後,第三行的行尾由漢字進行結束,觀感會優于調整前的效果(見下圖)。
下面兩張圖也是這般道理,在對标點符号進行處理後,文字整段的排版效果就有很明顯的變化了。
調整前
調整後
為何我可以在不改變字号、字體、字間距、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将“情”字提前一行?大家都知道,中文标點符号和中文漢字在文本輸入時一樣都是占一個字寬的。通常是會叫作全寬标點,而與之對應的自然是半寬标點,所謂半寬标點就是占用了半個字寬。
既然有全角标點和半角标點之分,我們在具體的文字排版工作中靈活使用這種規則來讓自己的文字排版達到美觀的效果。
同樣是在我寫的稿子中,這裡第二部分的标點符号并未做到有效排版,因此出現了與整體的割裂感。然而當我在進行了一些細緻的标點符号處理後發現仍然不能處理到最佳,此時學會合理地分段在文字排版中是一個近乎萬金油的方法。
以上将标點符号化作半寬标點的操作手法叫做标點擠壓。關于如何進行擠壓,我們在一般情況下會針對兩個标點符号連在一起、點号出現在行首等情況合理使用。具體實現流程:在word中,導航欄【開始】→工具欄【字體】→工具【Aa】→半角/全角。
其實與擠進有着相同道理但效果相反的有另一種操作手法:标點推出。原理同上,隻不過呈現效果截然相反,在我們具體的排版設計中應該靈活變通進行文字排版。
關注我們|專門學問
文字/排版 劉躍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