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無腿登頂珠峰第一人,夏伯渝的故事堪稱是不可思議的傳奇,如今,觀衆們将在大銀幕上,通過紀錄片《無盡攀登》,見證夏伯渝如何在2018年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全過程,用43年的時間去完成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目标。
1975年,夏伯渝加入了中國登山隊,在攀登珠峰時因幫助隊友,導緻自己凍傷而雙小腿被截肢。在經曆失去雙腿、癌症侵擾、病痛折磨的43年裡,夏伯渝五次沖擊珠穆朗瑪峰,憑借自己的堅持不懈與熱愛,最終于2018年5月14日,以69歲的高齡成功登頂。這使他成為無腿登頂珠峰中國第一人,也是繼姚明、劉翔、中國奧運代表團和李娜之後獲得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的中國人。
記錄夏伯渝成功登頂珠峰的《無盡攀登》将于本周五(12月3日)上映。11月30日,夏伯渝接受了北京青年報“娛見”專訪。人稱“硬核大爺”的夏伯渝果然是精神煥發,已經72歲的他,言行中都是“青春态”。連日來,夏伯渝的路演行程非常緊張,每天十一二點才能睡覺,幾乎一天一個城市地奔波,但他都能承受,唯一讓他有些不适應的是“訓練暫停”了。靠着幾十年雷打不動的鍛煉,憑借高度的自律和堅定的信念,夏伯渝創造了奇迹,别人感慨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但他卻表示,自己隻是為了夢想,拼盡全力而已,“努力了,才能無悔。”
因為能免費做全身體檢才報名了登山隊
夏伯渝年輕時是足球運動員,那時的珠穆拉瑪峰、喜馬拉雅山對他而言就是地理書上的一個概念,8848.86米則隻是一串數字,“那時候我非常熱愛足球,我說我身體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受傷,但腳不能受傷。”
夏伯渝報名參加中國登山隊的選拔,是因為能全面地免費檢查一次身體,“當時我從來沒有系統檢查過身體,我考到體校也隻是号号脈,聽聽心髒,所以,登山隊選拔的時候,我就報名了,好幾百人參加選拔,就選幾個人,選上的概率太小了,但沒想到,真把我選上了。”
1975年,26歲的夏伯渝跟随中國國家登山隊從北坡攀登珠峰,在海拔7600米的極寒之地,隊友的睡袋被吹跑了,自诩不怕冷、被稱為“火神爺”的夏伯渝把自己的睡袋讓給隊友,導緻雙小腿嚴重凍傷被截肢。“我沒想到第一次登珠峰就把腳凍掉了。但是,也是這次登山,讓我發現自己的體能、耐寒能力,還有适應性,都很适合登山,而且登山這項運動所蘊含的刺激性、冒險性和挑戰性,也很符合我愛冒險的心态。”
在消沉了将近兩年後,夏伯渝遇見了來中國做公益活動的一位德國假肢專家,他跟夏伯渝說,你安上假肢以後,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且還可以登山。“就是他的這句話給了我希望,給了我力量,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們跟我說:‘他是騙你的,這是安慰你的,是不可能的,你沒有腳,登什麼山?’但是,我想,即便是善意的謊言我也接受,既然他說了我能再登山,登珠峰就成了我一個夢想,成了我一生的一個奮鬥目标。再次攀登珠鋒對我來說,就好像憋着一股氣似的,我就要通過登頂珠峰,來證明我不輸給任何人。”
刮骨療傷不打麻藥,有時候為了夢想需要放棄和犧牲
夏伯渝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努力了43年。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按計劃訓練。負重10公斤深蹲50個一組,10組。引體向上,10個一組,10組。俯卧撐, 60個一組,8組。仰卧起坐,60個一組,8組。還有背飛、二頭肌、三頭肌訓練等等,練完這些,再騎車二十多公裡到香山,登香山後再騎自行車回家,直到現在,隻要是30公裡之内的距離,夏伯渝都是自己騎自行車抵達。
因為安假肢後運動量太大,夏伯渝的雙腿瘡口一直不愈合,1993年,夏伯渝又患上了淋巴癌。“之前,大夫說我不能老穿假肢,要卧床,不能鍛煉,但是,我一天都不能不鍛煉,傷口長期不愈合,就發生了癌變,癌症轉移到我的淋巴上,大家知道淋巴癌是特别可怕的一種癌,好像我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天,但是,我想隻要活一天,我就要為我的夢想去奮鬥,去拼搏一天,在夢想沒有實現的時候,我不能就這麼倒下。”
當時,夏伯渝的病房裡住着6位癌症患者,都是唉聲歎氣,哭哭啼啼,夏伯渝覺得太影響情緒了,他就每天晚上回家住,第二天早上再騎車到醫院去做放療,“反正我從來不去想這個病情,放療後的反應我也有,比如掉頭發,惡心,不想吃飯,全身無力呀,所有指标都很低,我也有這個過程,但是,我不去想它,隻要我還有力量,我就每天做一點運動。當然,鍛煉是不可能的,那時候确實沒有力氣去鍛煉,就稍微做一點運動吧,不想吃飯也得強行吃一點,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我的癌症得到了控制,沒有複發。”
那時為了不影響自己鍛煉,夏伯渝甚至讓醫生在不打麻藥的情況下給自己刮骨,“我整個腳掌凍掉以後,骨頭露在外面,要讓骨頭愈合的話,必須骨頭要流血,流血才能長肉,有肉才能長皮,那時候骨頭上長了骨膜,就需要刮骨讓骨頭流血。每次刮骨需要打腰麻,打了腰麻,我一天都動不了,第二天第三天鍛煉還受到影響。我就跟大夫商量,能不能不打麻藥,大夫勸我說,那時相當難受的,我就想着試試,結果,刮骨的時候,那汗出的,全身抖個不停,大夫都有點下不去手了,他說,古代有關公刮骨療毒,你這是現代關公啊,反正就這樣熬過來了。這個過程有三年,三年後骨頭才長出皮。”
現在回憶起來,夏伯渝笑說那時候有點“自虐”,“要是現在,該打麻藥還是打吧,那時候家裡人都不知道我拒絕了麻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意志力是不是比别人強,反正,我覺得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有時候需要有一些放棄,需要有一些犧牲。”
登珠峰時隻看自己的腳,看電影時才領略到珠峰的雄偉壯觀
2014年,夏伯渝嘗試着第二次攀登珠峰,這距離他1975年第一次攀登珠峰,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這期間,國内的假肢技術還比較落後,不能滿足我攀登珠峰的要求,所以,我剛開始參加了一些殘疾人運動,畢竟我是運動員出身,我在國際國内的殘疾人運動會上得過幾十枚獎牌,後來,中國的假肢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覺得自己可以登珠峰了,就開始去适應,找感覺。”
遺憾的是,2014年,珠峰雪崩造成16人遇難,所有攀登活動被取消,已在珠峰大本營的夏伯渝隻能與登頂擦肩而過。2015 年,夏伯渝到達珠峰大本營後,又遭遇了 尼泊爾8.1 級大地震,他幸運地死裡逃生,但攀登計劃被擱淺。2016 年,他以67歲高齡再次出發,但在攀登至8750米處碰上了強烈暴風雪,他隻能理性地選擇下撤,那次距離頂峰僅僅94米。
2018年5月14日,69歲的夏伯渝43年的夢想終于實現。登頂珠峰,成為無腿登頂珠峰的中國第一人,電影《無盡攀登》記錄的就是夏伯渝成功登頂的這一次曆程。
雖然已經多次接近珠峰,但是,夏伯渝笑說自己是在看《無盡攀登》時,才感受到珠峰的外在環境,“在登珠峰的過程中,我的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走穩每一步,因為假肢對于地面狀況是無法感知的,我隻能靠自己去觀察,我身體晃動的幅度越大,假肢對我腿的摩擦就越大,很容易磨破,磨出血泡,所以,我隻是盯着腳面來看,很少看四周,而通過這個電影,我好好地欣賞了一番珠峰,感受到它的雄偉和壯觀,我自己看了也很感動。而且,在登珠峰時,我處在暴風雪中間似乎感覺不到那種危險,但是,看電影覺得還是挺可怕的。”
夏伯渝介紹說攝制組有兩個人一直跟拍他從北京出發到登頂的過程,“一個多月吧,登珠峰時,我根本沒有看見攝像機,因為出發之前都說好了,不能影響我的攀登,不能打斷我的節奏,我攀登過程中,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哪兒,他們都是非常有經驗的,有的登過好幾次頂了,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架機器,會提前在那兒準備好,我隻是跟着向導走。”
其實,醫生并不建議夏伯渝去第五次攀登珠峰,因為他之前患上了血栓,“血栓是因為我2016年在高山上那種寒冷缺氧的情況下擠壓形成的。醫生說我以後千萬不能再登山,否則很容易形成新的血栓,老血栓一旦脫落,跑到腦子裡、心髒裡,連搶救的時間都沒有,生命會随時受到威脅,但是,攀登珠峰畢竟是我一生的夢想,奮鬥目标嘛,所以我一定要堅持,絕對不能放棄。”
也因此,這些年來雖然有不少人勸他“放棄”,但夏伯渝卻堅持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不聽别人怎麼評價我,一個人不管幹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我都可以接受,反對我的人,我也覺得他是為了我好,為了我的安全,但是,我不會按照他們說的去做,我還是要按照我自己的計劃去做。”
我的生命不屬于我自己,屬于我的家人
2018年,69歲的夏伯渝終于成功登頂珠峰的那一刻,大家都為他慶賀,夏老師卻向記者透露,當時下山的過程充滿了驚險,“你看電影裡,一個下山的鏡頭都沒有,其實是因為登頂之後,就遇到了暴風雪,一米之外根本什麼都看不見人,這個時候就是要保命,而不是拍攝。”
夏伯渝從珠峰下撤了兩天才回到營地,“紀錄片裡可以看到,我下來後,臉上都是黑的凍傷,就是暴風雪導緻的,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好像下不去了,當時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手裡緊緊地抓着路繩,這樣不會走錯路,再一個可以防止滑墜。我眼鏡裡頭結的都是冰,必須用指甲去摳,才能摳掉,模模糊糊看見一點點路。艱險之中,我想到自己已經答應過家裡人,我一定要安全地回去,現在我的生命不屬于我自己了,屬于我們家人,所以,我一定要拼盡力氣平安回去。”
夏伯渝說沒有家人的支持,就沒有他的成功,兒子從小到大都很争氣,很少讓父母操勞,從小學開始就是五好學生,考大學、找工作都不用家長操心,說及此,夏伯渝笑說對兒子換工作跳槽,自己還是有點想法的,“但是年輕人肯定越跳越好,對吧?所以那就跳去吧。”
妻子也是非常支持夏伯渝:“她知道我這一生受過這麼多苦,遭受這麼多打擊,就這麼一個愛好,她也不願意我這一生中留有遺憾,所以,她比較支持我,家務事我基本上很少管。”第五次登珠峰時,妻子還給了夏伯渝一個葫蘆,夏伯渝一直帶在身上,這是一種祝福,也是在他攀登時代表家人在他身邊陪伴。
登頂未成功時,夏伯渝心裡想着登頂後自己會很激動,會向世界呐喊,擺個POSE,可是真登上去了,體能卻是到了極限,缺氧、寒冷使他動都不想動。但大腦卻非常激動,腦中出現的是沒有家人的支持自己是不行的。“家人這幾十年來問我的奉獻、包容、付出和關愛,一下子湧上了我的心頭。”
若說這輩子有什麼遺憾,夏伯渝說自己最遺憾的是之前隻顧着攀登的夢想,沒有顧及家人的想法,“我今後要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
夏伯渝的兒子取名為夏登平,一是寓意着登山如履平地,一方面則是寄望着無論攀登了多少險峰,但一定要平安歸來。對于給兒子取名,夏伯渝說自己并未幹涉,“但是中間必須有個‘登’字,不是說我非要苛求他去登山,我就想讓他記住,他父親是一個喜歡登山的人,是一個登山的愛好者。”
最難熬的并不是攀登的過程,而是日常的訓練
《無盡攀登》的路演以來感動了很多觀衆,夏伯渝很開心這部作品能給别人帶去力量,而說起讓他印象深刻的故事,他談到了一位患有腦癱的觀衆,“他小的時候是因為缺氧成為腦癱,他說他以前登過四姑娘山,但沒登上去,看了我電影以後很感動,他還想去登,我覺得他的精神确實挺感人的,但是,我不建議他去登山。因為他本身缺氧才得了腦癱,再登高山缺氧的話肯定很危險。我就說:‘你的工作中其實也有高山,對吧?你完成好你的工作,也就等于登上了你心中的那座高山。’”
也因此,夏伯渝希望人們理解真正的攀登精神,就像人與自然的關系,“我不太認可‘人定勝天’,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納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遠不會被征服,但人的命運卻是可以的。我登珠峰的時候,碰見過雪崩、冰崩、地震等等,你身體再強壯,但是你不可能和自然對抗,我在2016年登珠峰的時候碰見了暴風雪,殉難者中有一位捷克的運動員,他是世界非常有名的攀登者,攀登過很多險峰,結果還是葬生在暴風雪中。”
如今,登上珠峰的人生目标已經實現,夏伯渝表示自己又有了新目标,“有的人說你應該頤養天年了,但在我心目中養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跳廣場舞,釣魚,繪畫,彈琴,打牌,搓麻,都是養老方式,隻要你覺得高興、幸福,那就是最好的養老方式。我的養老方式就是繼續參加一些比較刺激的運動,我計劃攀登七大洲的最高峰,探險南北極,我一定要攀到我攀不動為止。”
此外,夏伯渝還想滑賽艇、高空滑翔、潛水等等,“這都是我憧憬着要完成的,我前一段時間就去滑了賽艇,再下來,我準備去潛水,但之前我必須做好一些思想準備,做足功課。”
由于目前疫情原因,夏伯渝的出國攀登計劃受到了影響,閑不下來的他制定了一個國内攀登百城千山的計劃,“一方面保存體能;一方面就是帶動一些居民走出家園,走進戶外鍛煉身體,抗擊疫情。”
在夏伯渝看來,最難熬的歲月并不是攀登珠峰的過程,而是每天堅持運動的過程,“不管刮風下雨,不管身體舒服不舒服,我都要堅持訓練,這個過程是最艱苦的,也是最難熬的。”說起現在的訓練量,夏伯渝表示,現在不需要登珠峰時那麼大的強度,所以,他适當地減量,“但是我不能減太多,畢竟我還要攀七大洲最高峰,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體能和心肺功能。”
談及給予當下年輕人的一些建議,夏伯渝說:“年輕人懂得比我多,我也不需要向他們喊什麼口号。從我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堅持,但最困難的也是堅持,我覺得隻要堅持,你就算沒有成功,也不會後悔。另一方面,你堅持的話,就有成功的希望,要不然你根本就沒有這個希望。我能堅持下來,而且最後獲得成功,我也感到很幸運,回望這一切磨難,我覺得是值得的。”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肖揚
攝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崔峻
來源: 北京頭條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