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伊評科技
聯發科在最近發布了兩款SOC——天玑9000以及天玑8100。這也是時隔五六年之後,聯發科再一次向高端市場進發,根據目前的整體狀态來看,不管是天玑9000還是天玑8100都完成了對高通骁龍同價位芯片的逆襲,這也是聯發科首次在高端市場戰勝高通,并且還赢得了消費者們的充分肯定。
尤其是天玑8100,更是憑借良好的功耗表現,出色的性價比赢得了消費者的廣泛好評,目前搭載這枚芯片的兩款機型紅米K50以及真我GT Neo3都成為了手機行業的香饽饽。
不過,高通這邊雖然在高端處理器上馬失前蹄,但是在中端芯片上則表現搶眼,骁龍778G在當下的中端以及中低端手機市場可謂是大出風頭,力壓群芳,聯發科這邊反倒在中低端芯片方面有些力不從心。
那麼本文我們就來看看聯發科的頭牌——天玑8100和高通家族現階段表現最好的SOC——骁龍778G,到底誰的能效比表現更好一點呢?(本文還會找來骁龍870作為對比)
數據分别來自Geekbench官網,各大數碼博主評測數據,以及手機性能排行APP上的數據整合彙總,具備較強的客觀真實性,功耗及跑分數據均選擇平均值和部分測試可能會存在個體,微小的差異。
天玑8100:
GBK單核:974分;2.4W
GBK多核:3801分;6.9W
GFX OPenGL ES3.1(GPU性能測試):28幀 6.0W
骁龍870:
GBK單核:1012分;3.0W
GBK多核:3413分;7.9W
GFX OPenGL ES3.1(GPU性能測試):22幀 6.4W
骁龍778G:
GBK單核:810分;1.8W
GBK多核:2884分;5.0W
GFX OPenGL ES3.1(GPU性能測試):12幀 2.8W
以上就是基于目前已有且可以得到第三方作證的三款芯片的性能以及功耗的數據,緊接着我們根據總功耗計算出每款芯片的每W功耗,這個結果就是我們想要的,誰的每W功耗的值越高,也就意味着誰的能效比更高,我們開始羅列:
①CPU單核性能能效比對比:
天玑8100:974/2.4=405.8分/W。
骁龍870:1012/3.0=337.3分/W。
骁龍778G:810/1.8=450分/W。
總結:在CPU單核能效比方面,骁龍778G取得勝利,天玑8100位居中間,骁龍870表現最差,這一點也很好理解,骁龍870采用的是相對比較落伍的台積電7nm工藝,連麒麟990 5G都不如,在能效比方面自然有一定劣勢。
②CPU多核性能能效比對比:
天玑8100:3801/6.9=550.8分/W。
骁龍870:3413/7.9=432.0分/W。
骁龍778G:2884/5.0=576分/W。
總結:在CPU多核能效比方面,骁龍778G依舊取得勝利,不過這一次天玑8100的表現也非常不錯,距離骁龍778G僅有不到5%的差距,至于骁龍870,則有比較大的差距。
③GPU能效比對比:
天玑8100:28/6.0=4.66幀/W。
骁龍870:22/6.4=3.43幀/W。
骁龍778G:12/2.8=4.28幀/W。
總結:在GPU能效比方面,天玑8100強勢逆襲,反超骁龍778G摘得桂冠。而骁龍778G也以微弱的劣勢排在第二位,至于骁龍870則依舊墊底。
綜合來看,骁龍778G在綜合能效比方面表現最佳。
其實這也很正常,骁龍778G采用的是6nm工藝,本身就是次旗艦的工藝,而且骁龍778G還用上了比較新的内核架構,能效比方面有一定提升。另外,最重要的是,骁龍778G的定位比較低,所以不管是CPU内核還是GPU架構的頻率設定都非常的低,其CPU大核心的主頻僅為2.4Ghz,而天玑8100則達到了2.75Ghz。頻率的提高可以帶來性能的提升,同時也會帶來功耗的大幅上漲。
總的來說,雖然在能效比方面,骁龍778G勝出,但是由于其性能相對較為孱弱,并不會成為主流甜品級芯片,而與之相對的,天玑8100憑借優秀的能效比以及不弱的性能,剛好觸碰到了性能和功耗之間的甜蜜點,表現出色,一代神U果然名不虛傳。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