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烏鸫在窗戶外築窩

烏鸫在窗戶外築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17:14:59

烏鸫在窗戶外築窩(烏鸫築巢鐵樹畔五枚寶蛋送喜來)1

■ 鐵樹盆裡鳥巢中的烏鸫蛋 朱芹 攝影

五天連産五蛋!今早8時許,這位“英雄”烏鸫媽媽飛回鐵樹盆中的産房,眯縫雙眼松散羽翅,專心地孵化起下一代,一枚頭生蛋已現“妊娠紋”,看來頭胎寶寶出殼在即。明裡暗裡瞄了一周的朱女士,蹑手蹑足從兒子房間窗戶張望陽台外牆花架,“寶寶,啥辰光能孵出來?”她自言自語,仿佛比鳥媽媽還急。

怎能不急?自10天前發現花盆成鳥巢,她時時在牽挂,前後半夜,天天起床去看兩次,生怕有個“三長兩短”,真是“累,并幸福着”。

八齡鐵樹有了“房客”

朱女士家位于桃浦路上一小區的8樓,平時喜歡養花種草,為了避寒,八齡鐵樹直到3月中旬才搬出戶外,擱在陽台外窗花架上沐浴“陽光雨露”。

不久,想去澆水的她,驚見直徑約40厘米的花盆土壤被掘開一個洞,呈碗狀。“咦,啥人破壞的?”細辨,還有不少幹草莖隆起。“會不會是鳥?”她關窗窺探,瞧瞧啥情況。

不一會兒,一隻黑色羽毛、黃嘴黃眼圈、身形健碩的鳥兒在不遠處朝鐵樹方向張望,頭兒扭扭嘴裡啾啾,似偵察兵,确定安全後才飄然落在花架上,用頭用喙朝松針土裡拱啄,邊拱邊撲閃翅膀,“原來是在用力”。拱了幾分鐘,不知從哪裡叼來莖根,像造房子那樣有條不紊在為洞穴“織衣”,如此反複幾天,一個做工精細、幹燥松軟的窩成型。

鳥媽日班鳥爸夜班

朱女士對照拍下的圖片視頻,發現經常前來“造房”的雄鳥,是上海地區常見的烏鸫。

畢竟是第一次與鳥做鄰居,而且又是“不請自來者”,全家人又喜又憂。女主人連續幾日沒有睡踏實,刮風下雨、汽車聲響、甚至樓上樓下收曬衣物,都會提心吊膽,擔心影響烏鸫“落戶”。為此,她用木塊墊平了傾斜的花盆,每天擦亮窗玻璃;愛人曹先生開始張羅鳥食,決定“富養”,讓“鳥孫們”過上“飯來張口”的生活;兒子則利用能直觀鳥巢、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記下點點滴滴:

這黑小子自4月16日入住鐵樹下後,銜枯枝茅草,把鳥巢從原先的“毛坯”變身後來的“精裝修公寓房”。經曆二天時間,17日建完新房,18日适應環境,它間歇來過幾次,但晚上沒入住。19日下蛋,20日上午又添一枚。好事成雙了,可它夜裡依舊不見蹤影,早上8時才回窩孵育。21日早上,第三蛋降臨。22日早上,4個。8時左右回巢下蛋、孵化,11時左右開溜了。海闊天空,天天工作約3小時,鳥爸鳥媽輪番值守,天一擦黑回巢,看看蛋,聞聞窩。23日上午9時許,第五個寶寶落地了。一上午鳥兒們都在孵化,11時40分出門,可能吃飯時間到了,覓食去了。24日上午6時許,雄鳥一大早飛走後,40分鐘後又飛回。人在陽台晾衣服,烏鸫也不害怕沒飛走。隻要不特意去看,用餘光掃一掃,它依舊淡定安然。自接連五天産下五枚蛋後,今日沒有再添,看來5是個圓滿吉祥數字。25日下午,鳥爸爸從樓上飛下覓食蚯蚓,還正巧被朱女士拍下。

令朱女土驚喜的是,5天前早晨8時15分,體态嬌小的雌鳥首次與房東照面。相比雄鳥,眼睛無黃圈,而且是灰嘴,沒有“老公”漂亮,轉頭點尾,膽小而機警。鳥爸鳥媽分工明确,早上媽媽孵蛋來,夜裡爸爸來孵蛋。

全家期待雛鳥出世

據花鳥市場養鳥達人介紹,烏鸫選擇盆栽鐵樹做窩曾有耳聞,主要是彎曲的葉子有點像喬木樹枝,容易使鳥誤認。這類鳥一窩産蛋5枚左右,而孵出雛鳥需10天以上。現在,朱家已經“全體動員,枕戈待旦,喜候孫輩”,本報也将追蹤報道。

“環境佳,綠化好,鳥雀飛入尋常百姓家銜泥築巢”,朱女士感歎。是的,上海目前在公園常見的鳥雀有斑鸠、伯勞、家燕、山雀、棕頭鴉雀、白鹭、夜鹭、八哥、柳莺、杜鵑、黃雀等160多種,随着綠化率普及與提高,群鳥舞翩跹定會成常景。

五次報喜的烏鸫,正如《新民晚報》“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報風,是不是也在應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預示我家今年财源廣進?”她樂開了花。

本報記者 郭劍烽 通訊員 範小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