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2:43:3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快遞員 配藥員 消殺員 基層工作者身兼數職

疫情之下,即便是上海的老弄堂,也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嘈雜。在深深的街巷裡,陪伴着老街坊老鄰居們度過每一天的,是一群全身大白的居委幹部和主動到基層報到的社區黨員。

穿過一道隔開居民區與馬路的鐵栅欄門,獨自前行的這個背影,是上海市黃浦區建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瑜。她剛接到轉運陽性患者的通知,就一頭紮進了幾百米深處的弄堂那頭。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1

陳瑜負責的黃浦區建三居民區是即将“改舊”的老式裡弄,這裡條件簡陋、人口密集。尤其是沒有獨用的廚房和衛生間,給疫情防控帶來很大的難度。在這裡忙碌了一個多月,陳瑜被老鄰居起了個新綽号。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2

建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陳瑜:總歸有個帶頭的,你是帶頭的,人家說你是“陽組長”。為啥是“陽組長”,哪裡有陽(病例)我往哪跑。

陳瑜帶領社工和居委幹部,組織居民測核酸,當快遞員、配藥員、消殺員。原本老社區裡住的老年人就多,封控期間求醫問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居委會向社區、專科醫院求助聯系,幫助居民配急需的藥品。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3

建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陳瑜:這個都是(收)回來的,寫好單子、醫保卡、名字、配藥、幾零幾室,全部都裝個袋子。哪怕我做到晚上十一點鐘,(也要)把這個藥送到人家手上。打五角星的最好配到,是急需的藥。

這個居委會大多是女同志,封控之後,弄堂裡每一戶居民的瑣事,都要靠姐妹們來支撐。幾天下來,社區幹部裡就有人病倒了。

建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陳瑜:她本來就有高血壓,血壓一下子飙到200(毫米汞柱),坐着急救車出去的。還有一個社工(的孩子)是雙胞胎,她還喂奶。我也有崩潰的時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大多數居民(說)“哦,謝謝你哦”“你們辛苦了”,我有時候就沖着這兩句話,咬着牙也要幹下去,支撐下去。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4

建三居委會主任 潘銀君:很累的時候我們自己關起門來哭,哭好了照樣幹。

"黨員突擊隊" 沖鋒"疫"線

疫情嚴峻,人手嚴重不足。在人手最緊張的那幾天,黃浦區突然給他們搬來了救兵。機關幹部韋心磊帶着十多個年輕人進駐社區。他們成了上海首批下沉街道的黨員突擊隊,一個七人臨時黨支部就地啟動。

建三居民區防疫工作組臨時黨支部負責人 韋心磊:這樣一個工作組臨時黨支部的黨員,有來自國有企業集團的、機關事業單位的,有城管隊員、公安幹警,還有安保隊員,他們在我們這樣一個防控工作組中,主動地亮出了自己黨員的身份。

建三居民區共有12條舊式裡弄,老年人和外來務工人員很多,四通八達,封控難免有漏洞。臨時黨支部和街道幹部小心地商量,想在每個分叉的小弄堂口新搭建一道門,幾十戶人家放到了一個“單元”裡封閉管理。而如何取得居民們的理解,他們也花了不少心思。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5

建三居民區防疫工作組臨時黨支部負責人 韋心磊:比如中間這個門我們把它做相對低一點,居民如果有什麼需求我們也能第一時間看得到。這個也成了小區裡面管理的一道安全門。

記者:那一戶大概幾戶人家?

韋心磊:整個總弄堂大概有900多人。

這麼多居民,足不出戶,家家戶戶各方面的需求,都需要居委會來協調解決。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6

建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陳瑜:有的人是第二天要做血透,一定要上門做核酸韋組長這個團隊真的給了我很大支撐,尤其是卸物資,東西來了要發菜,全靠他們在幫我們搬運。

住在小區4樓的康阿婆已經80多歲了,她是一位獨居老人,家人不在身邊。陳瑜書記時不時要過來送蔬菜,問問情況。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7

居民康阿婆:你那肯定是最忙的,喉嚨都啞了,話都講不出來了。小潘他們是體力上忙。

陳瑜:一定會勝利的,加油!

黨員突擊隊的小夥子們增援到社區後,并沒有多餘的床位安頓。晚上辦公桌上打地鋪,白天爬起來幹體力活。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8

建三居民區防疫工作組臨時黨支部負責人 韋心磊:這是我們藍警官睡了一個多月的辦公桌,中間還不是很平整。有時候我們送點物資到居民家中,居民會給我們深深鞠一躬,那時候感動還是非常非常大的。

淩晨的腳步聲是他們在守滬(他們身兼數職共同守)9

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打浦橋派出所民警 藍躍全:那天有一個阿姨叫我喊她媽媽,蠻開心的。有時候她說,你沒洗澡,我說沒地方洗澡,她說到我家來洗,我說這個有規定,不允許。

臨時黨支部建起來有一個月了,韋心磊也走過了社區裡的百戶千家。

建三居民區防疫工作組臨時黨支部負責人 韋心磊:說實話,有時候看到我們居民小區裡的小孩,會一下子會想到自己的小孩。

記者:(孩子)幾歲?

韋心磊:一個3歲一個8歲。

記者:太太在家待着嗎?

建三居民區防疫工作組臨時黨支部負責人 韋心磊:對,太太原來也是志願者,現在因為小區被封控以後,她回到了家中。因為當時核酸也出現了一些異常,當時也比較緊張,所以她才從志願者崗位上返回(家)去。

截至4月13日,上海市全市向社區報到黨員達71.9萬名。像陳瑜、韋心磊這樣的黨員們持續頂在抗疫第一線,守護着這座人民的城市。

守“滬”有你 守護有我

大上海的小裡弄,就像是毛細血管。血管雖然細小,但是卻為最末端的組織輸送着氧氣。長長的裡弄,雖然狹窄,但是它關系着這裡每一位居民的日子。

不隻有守“滬”有你,其實對于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位人來說,抗擊疫情也是守“滬”有我。無論是昨天的居委會幹部還是今天的黨員突擊隊,送菜、送藥、核酸、看病……可以說,每一個人都在事無巨細中盡自己全部的力量。

這些“大白”有自己的家,而現在,他們被更多的居民也當成了家人。這樣的理解和關心,成了他們彼此的支撐。

事無巨細,當一個個大白可能力不從心的時候,每一位居民的認可和善意成了大家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的勇氣,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弄堂裡的突擊隊,我們知道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有着千萬個突擊隊在時時刻刻努力着,堅守着,辦法一定比困難多,讓我們一起努力!

(總台記者 陳雯 周旋 李姜楠 楊靜 劉子儀 程程 王睿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