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為這是莞式新花樣兒,其實就是老北京人說的“漱口”!
還得是老北京人中有錢的講究人兒!
說起來中國人開始刷牙的習慣很早,東漢的時候,有些時髦的古人就學會用楊柳嫩枝當牙刷,但絕大部分人還是喜歡用漱口的方式行使口腔清潔功能。
晚唐時期,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也廣泛使用樹枝刷牙的方式,到了宋代,中國人才開始琢磨着制作牙刷,以骨、角、竹、木為柄,另一端是馬尾毛制作的,從描述上來看,已經有了現代牙刷的雛形。
但這好習慣應該是沒養成,至少到了清朝,牙刷這東西還是很少見,滿族的統治者清潔口腔,還是喜歡用綠茶漱口,并把漱口稱為“沖龍溝”。
丫鬟為什麼愛搶着去伺候老爺太太們漱口?
那是因為有利可圖,皇親貴胄達官貴族漱口用的綠茶都是上好的茶品,按規矩第一泡去沫去塵,得倒掉,第二泡品質最佳,可以用來漱口,漱完口仍然倒掉。
便宜就在倒掉的殘茶中,丫鬟們會把這些茶葉收集起來,晾曬後賣給茶店,有人願意買這些還有利用價值的茶葉自己使用,有了買方市場,自然也就不缺收殘茶的賣方市場,久而久之,這也是一筆小小的外快,丫鬟們打的就是這份生财的主意。
那位說了,誰會買這種茶葉啊,經過二泡後,滋味肯定寡淡一些。沒錯,但能喝得起好茶的人還是太少了。到了清朝中後期,旗民數量大幅增加,清朝财政越來越捉襟見肘,發給旗民的“鐵杆莊稼”保障力度也不斷減量。但旗民不事生産,遊手好閑慣了,除了出租房屋吃“瓦片”,欠缺生财之道,沒錢還愛玩,還愛講面兒,生活品質這方面能向上看齊,就沒有人願意往下看。
喝二次加工的“沖龍溝”茶即是其中一種生活。街坊一看,行啊,上好的龍井,倍兒有面子!
實在不行,還可以喝高沫大碗茶,什麼是高沫?就是茶葉店裡面賣茶賣剩下的茶葉渣!
有錢人吃水果,咱們窮人也得補充維生素不是?那就吃“果子皮”!跑堂的把娛樂行業加工果盤剩下的水果皮批發出去,就有人愛買這個!
天天棒子面窩窩頭,吃膩了怎麼辦?鹹菜上面找回來,棒子面都一樣,可我們家鹹菜做得好吃!現在知道老北京鹹菜為什麼到現在還那麼多花樣那麼有名氣了吧。
鹹菜上面找不到感覺了怎麼辦?
沒關系,還可以吃“折籮”。“折籮”是什麼?就是一大盆飯館客人吃剩下的剩菜剩飯,好處是裡面不缺油水,而且什麼花樣都有。
圍繞着“折籮”,還有一個名詞,叫“瞪眼兒食”,怎麼個意思?
一盆“折籮”端上來,夾一筷子一個銅子兒,大家圍坐一塊兒,誰不瞪着眼找最肥的大肉片子?眼疾手快,誰夾着算誰撈着了。
老北京為什麼流行鹵煮?
誰不愛吃肉啊,問題是吃肉吃不起,隻好拿豬肺腸頭代替咯。
一句話,咱們現代人覺得挺有特色的“舌尖上的美味”,往往都是老北京苦不堪言但也苦中作樂的産物。,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