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我國豫劇有哪些流派

我國豫劇有哪些流派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9 09:54:14

豫劇産生于明末清初,原名河南梆子,俗稱靠山吼、土梆戲,後因河南簡稱“豫”,故而改名為“豫劇”。河南素有“戲曲之鄉”的美譽,地方劇種衆多,如:豫劇、曲劇、越調、道情、二夾弦、河南墜子等等。豫劇流傳地區廣泛,戲迷朋友衆多,在全國所有劇種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民間曾有一種說法,京劇、豫劇和越劇被人們譽為“中國戲曲三鼎甲”。

我國豫劇有哪些流派(豫劇分為四大流派)1

豫劇演員

随着豫劇不斷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四大流派。

一、祥符調

“祥符調“又稱“中路調”。因“河南梆子”之名始于開封,因此多把祥符唱法視為豫劇的正宗。其中心在開封,它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早期培養這一新興劇種人才的兩大科班“天興班”和“天盛班”。天興班在清河集(原祥符縣東北),天盛班在朱仙鎮鎮(原祥符縣南偏西)。清道光年間黃河決口,朱仙鎮遭遇滅頂之災,天盛班被迫東遷(後發展為豫東調)。原在開封傳承豫劇的兩大基地,僅剩下清河集的天興班繼續承擔起培養和輸送祥符調人才的重任。

天興班創始于清嘉慶初(1800年左右),由當地首富許潤生主持創建,後來許長慶接任管主,聘請豫劇表演藝術家孫延德任教,培養出了數百名演員和樂手,其中豫劇皇後陳素真便是他的高徒。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汴梁城以天興、義成、公義、公興四個班社為主的劇苑精英,大多出自天興科班,其規模和影響達到頂峰。

祥符調的闆路及唱腔、唱法大概形成于清嘉慶、道光年間,1914年進入開封之前,各角色一般都用本嗓演唱,隻在某些唱腔尾部使用“赝腔”。當時大部分為男演員,女演員很少,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女演員才大量湧現,唱腔才有了細膩、典雅的特點。1934年範粹庭先生在開封組建“豫聲戲劇學社”,對豫劇進行改革和創新,把祥符調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範粹庭為這一時期祥符調的代表人物陳素真量身創作了多部劇本,如《淩雲志》、《三拂袖》、《滌恥血》等等。

祥符調的代表人物有:旦行中的陳素真、馬雙枝、閻立品、桑振君、宋桂玲、張岫雲、王敬先等人,生行中的唐喜成,醜行中的牛得草、高興旺等人。

二、豫東調

“豫東調”又稱“下路調”或者“東路調”,是豫劇流傳地域最廣的一個唱派。其中心在商丘。清道光年間,黃河兩次決口,徹底沖垮了朱仙鎮天盛班的班址。天盛班被迫東入歸德(今商丘)。天盛班的學員帶去的“上路”(開封)唱法與當地的“下路”(商丘)唱法融合後便形成了新的唱派豫東調。

豫東調的曲調基本特點為徵調式,調式主音為“5”,并以“5”為終止音。唱腔多用假嗓(二本腔)演唱,所以又稱作“上五音”。豫東調女聲花腔具有俏麗、明快的特點,男聲表現則挺拔、亢奮。

豫東調代表人物有:生行中的唐玉成、楊啟超、劉新民、劉忠河、索文化、謝慶軍、洪先禮等人,旦行中的馬金鳳、花桂榮、王潤枝、司鳳英、董芙蓉、黃愛菊等人,淨行中的李斯忠、吳心平等人。

我國豫劇有哪些流派(豫劇分為四大流派)2

李斯忠

三、豫西調

“豫西調”又稱“上路調”或“西府調”,其中心在洛陽。清乾隆、嘉慶年間,流行于河洛一帶的“十字調梆子腔”與傳播在伏牛山麓的“靠山吼”相結合便形成了現在的“豫西調”。

豫西調的曲調基本上是宮調式,調式主音為“1”,有時也以“1”為終止音。唱腔多用真嗓(大本腔)演唱,而其韻腳音又多落在豫東調主音“5”的下五度音“1”上,因此又稱“下五音”。女聲唱腔具有哀怨、悱恻、柔婉、纏綿的特點,男聲唱腔表現則蒼勁、悲壯、深沉、濃厚。

豫西調代表人物有:旦行中的常香玉、崔蘭田、蘇蘭芳、湯蘭香等人、生行中的賈寶須、王二順等人。

四、沙河調

“沙河調”又稱“南路調”,主要流行在漯河、周口附近的沙河沿岸。調式及旋律主幹音和豫東調一樣,而風味略有差異。其音樂形态在唱腔闆路中似乎多了一點兒墜子和越調的成分,但也強化了一些粗犷、豪放的風格。女演員的出現相比豫東調和豫西調要早,清光緒二十五年,女演員蔡玉貞12歲登台,初露鋒芒,16歲便聲名大振。

沙河調代表人物有:生行中的顧錫軒、劉法印、曹彥章、張三旺等人,旦行中的劉玉梅、安金鳳等人。

各流派之間的溶合

随着時代的變遷,各大流派之間相互交融和吸收,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後,這種以地域劃分流派的方法逐漸被淡化,逐漸被以演員為中心的唱腔風格流派所代替。如:常(香玉)派、唐(喜成)派等等。

我國豫劇有哪些流派(豫劇分為四大流派)3

常香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