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個少數民族,它的本土美食還真不少,像烤肉串、葡萄幹、大馕餅、羊肉湯等等,都十分美味好吃,受到不少人的喜愛,記得第一次吃大馕餅的時候,兩塊錢一個,價格十分便宜,買的時候,老闆還會将大馕餅烤一烤,一邊烤一邊刷醬,烤好後,吃起來真香,至今還記得那個味道,當時吃了不少,幾乎每天一個,吃一個大馕餅就吃飽了,不用吃飯,總體來說,對新疆的美食還是充滿好感的。
但一提到切糕,想必很多人表示很嫌棄。切糕它的原名并不是這個,而是叫瑪仁糖,隻是它的售賣方式是現賣現切的,慢慢地人們就給它起了這個切糕的名字,想想還挺生動,這隻是新疆以外的人們對它的稱呼。曾經切糕遍布大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對它也有一些印象,在繁華人多的街道上,每一個賣切糕的新疆人間隔隻有幾十米,一段路上就有五六家,遠遠望去切糕還挺惹眼的,五顔六色的,從切面看很有層次感,引得不少人對它産生了興趣。
不過後來人們對切糕産生了反感,看到有切糕的攤位都會繞道走,這個原因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對于天價切糕,當時可鬧的沸沸揚揚,很多人表示,隻要買了切糕都被坑過,實在氣人。多年前有人想買切糕,明明隻要一小塊,賣家卻要收很多錢,這讓買家很不理解,買家聽到價格後頓時不想要了,而且溝通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雙方就開始動手,結果整車切糕都毀了,這一車切糕可不便宜,用天價來形容一點不假,高達10萬元,一般人聽到了誰能接受?
就這樣天價切糕事件就被火速傳開了,買了的人也開始訴苦,說自己也上過當,有網友說,自己買的時候,已經和賣家說好少買一點嘗一下,如果好吃了再買,但是等賣家切的時候,故意将刀子打偏一點,這一偏比原來多出來了好多,遇到這種情況買的人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已經切下來了,多了就多了吧,但是等要掏錢的時候,聽到價格買家就蒙了,網友表示,不買又不行,旁邊那麼多新疆人,挺吓人的。
遇到類似情況的人,隻要在街上看到切糕就會繞着走,生怕沾到事兒,那麼沒有吃過切糕的人,也對切糕産生了一定的畏懼,這樣一來切糕做的再好吃仍都沒有人買了,大街上的切糕小攤也越來越少見。
曾火遍大街的切糕,現已明碼标價了,怎麼還沒人買?大家都心知肚明!
現如今有時街上仍能見到切糕小攤,仔細觀察,還能看到切糕攤上貼上了價格标簽,這是賣切糕的一大變化,以前根本看不到,隻有問了才知道價格,現在标明價格了,大家看到價格後,就能估摸一下自己能不能接受。
話說如此,但還是很少有人去購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我們大家都明白。切糕在制作上用了很多堅果,還有大量糖分,做好的切糕其實是很重的,别看價格标的低,但要看看切好後的實際重量,還有價格上是用“兩”來計價的,可想而知,一刀下去,掏的錢可不少。
并且買過切糕的朋友表示,看着切糕漂亮,其實吃了之後,顯得非常甜膩,根本就不好吃,一般人接受不了這個甜膩的感覺,所以說不管是從價格上,還是口感上,都限制了人們想去買切糕的想法。不知道你對此怎麼看呢?還有你真正的品嘗過切糕的味道嗎?歡迎評論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