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9:24:19

宗和

舊年将末,新歲欲臨。大寒,在農曆的年終歲尾壓軸出場。

今年的大寒又巧遇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一過,年味漸濃。一般認為臘八節起源于古代的臘祭儀式,而中國的臘祭傳統,源遠流長,可追溯至上古時期……西周青銅辛鼎上便難得地保留了西周臘祭的制度内涵。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1

南宋 馬麟 《層疊冰绡圖》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2

榆林窟第3窟的壁畫裡,寒野蒼茫,寒氣砭骨,一株小樹卻已萌生新綠,昭示着未來一年的勃勃生機。

大寒,宣告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來。但這時又是熱鬧的。因為正值歲末,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團聚即将到來,趕集備年貨、掃塵潔物、寫春聯、準備雞鴨魚肉各種年肴……全家人為此欣欣然忙碌奔波,為生活的儀式感開始操持。

除此,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願來年吉祥安康,諸事順遂。在古代,大寒更是和瑞福關系緊密——人們忙于和過去一年告别,為即将到來的新年增添諸多期待。

歲末祈福 萬吉萬宜

歲末年初,寺院都是極其忙碌的地方。信衆紛至沓來,香火頗旺,整個寺院上空,彌漫的都是心願和故事。

在古代,寺院結壇轉經祈福是此時不能少的熱門節目。敦煌文獻有記載,曾經的年終結壇算是佛界盛事,要持續五天四夜之久。

寺院中豎幢幡、懸佛像,僧人們誦經轉唱,還有絲竹管弦樂器伴奏左右。地方節度使及官員也加入其中,持爐焚香,虔誠禮拜。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3

拜塔 莫高窟第103窟 盛唐

觀音等衆佛教神仙也沒閑着。成為來年期待的囑托對象。

敦煌文獻S.4654卷《歲末結壇齋文》中記載:

“今者舊年将末,新歲欲臨,置淨壇于中央,敷幡花于寶地者,則有我府主太保,受大悲之付囑,以法治民;承觀音之遺文,欽賢仰聖。所願者,願龍天八部,定社稷以恒昌;所祗者,祗釋梵四王,保敦煌而永泰。千災萬鄣,随舊歲送出于鎮圍;萬吉萬宜,逐新年來臨于玉塞。”

歲末祈福,就是要送走舊歲的千災萬障,迎來新年的萬吉萬宜。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4

觀音菩薩 莫高窟第57窟 初唐

歲暮聚飲乃我國傳統古俗,含有辭舊迎新之意。古人會在歲末舉行一次集體聚會,叫做“建福”。

敦煌文獻中對此有明确的記載,S.2894v2《社司轉帖》中,“右緣常年建福一日,人各爐餅壹雙,淨粟壹鬥。幸請諸公等,帖至限今月廿二日卯時于安家酒店取齊。”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5

露天酒肆 莫高窟第360窟 中唐

既然“常年建福”,可見是常規性的歲時活動,不同時間的不同文獻中有不同的建福日期,但都集中在臘月下旬,社人會集的地點均在酒店。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6

帳篷酒肆 莫高窟第12窟 晚唐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7

莫高窟壁畫

敦煌從晚唐以來,歸義軍衙府在每年臘月中下旬還要畫鐘馗像,為過年張貼做準備。

此俗盛行頗久,今天亦有家庭會将其請出,作為門神與對聯用在一起,成為“春節張貼标配”。辟邪鎮宅,保佑平安。

從臘祭到臘八 :感恩萬物,崇德尚禮

臘八,是進入“忙年”的開始。臘八一過,年味就越來越濃了,從喝臘八粥開始,之後便是祭竈、掃房、炸年糕、宰豬羊、寫春聯等等,直到臘月的最後一夜過除夕。在過去,老北京流傳着這樣一首童謠:“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天真童趣裡流露出孩童們到了臘月對過年的無限期盼。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8

臘八節,又稱“臘八”,日期在農曆十二月初八(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

關于臘八節的起源,學界尚有争議,但一般認為古代的臘祭儀式為其雛形。不過,秦漢之前,臘祭的日子并不固定。漢代時,以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為“臘日”。臘八節最終得以形成和确定“初八”這個日期,是佛教進入中國以後的事情。

就是臘月初八這一天,一般要喝八寶粥,可是,為什麼要喝呢?據一些學者考釋,在我國傳說中的上古時代,有一位上古天子。伊耆氏,在每年豐收之後,要向自然感恩,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感恩體現了先民博大的宇宙關懷,這一感恩的活動稱為“臘祭”。

《周禮》裡面記載,職官中有臘氏,臘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負責掩埋屍骨,清除路面不潔之物。但在商代殷曆十二月時當秋分所在之月,其既标志着農作周期的結束,同時也标志着一年的結束。上古時期,秋分次月便是一年的開始,稱為歲首正月就開始了。但是後來,曆法發生改變臘祭之時,已經進入隆冬,并不是秋收之後了而十二月祭祀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

天子年終大臘,要索祭八神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這是中國人的感恩節,那麼,是哪八神呢?東漢大儒鄭玄做了一番考釋。他認為是這八神:先啬、司啬、農、郵表畦、貓虎、坊、水庸、昆蟲。

清代大儒孫希旦認為,貓虎、昆蟲範圍太小了應該是百種,所有的動物,都要受到先民的感謝。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馮時研究員同意這種觀點,所以,八神應該是:先啬、司啬、百種、農、郵表畷、禽獸、坊及水庸。

這種祭祀風格盡顯古人大愛無疆,仁至義盡。祭祀百種的風俗,流傳至今便是于臘月初八以百谷煮粥之習。

臘祭要喝酒這是當時的保留節目。到了南朝的時候,還有這種風俗。《世說新語·德行》:“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歆臘日,嘗集子侄燕飲,王亦學之。”

孫希旦說:黨正祭臘,屬民飲酒,而一國之人皆若狂。黃衣黃冠而祭,謂農夫與于臘祭之禮者,既祭則使之飲酒宴樂,以休息之也。

臘祭,中國先民們的豐收節,也是最原始的“狂歡節”。

馮時研究員發現,西周辛鼎上珍貴地保留了西周臘祭的制度内涵。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9

西周穆王時期的青銅鼎

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西周穆王時期的青銅鼎,鼎的主人名叫辛。在這件鼎腹内有四行二十五字銘文,雖然字數不多,内容卻關乎一種古老的祭祀——臘祭。

宋代越窯貓頭鷹造型的瓷器(古畫中的大寒與青銅器裡的臘祭)10

青銅銘文拓片

銘文中“罝用饫”為全文内容的核心,而“罝”字之考釋又尤為關鍵。馮時先生對這個字進行了考釋。

罝,在本文中便讀為“臘”。鼎銘記載了器主辛參與臘祭饫禮,并且有尊賢正位的故事。臘祭傳統,可謂源遠流長。

(本文綜合自敦煌研究院、亞洲考古等)

責任編輯:陳若茜

校對:張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