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明課文教學

清明課文教學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01:19:41

【課本裡的中國】

寒冬在春潮中消退,花蕊在暖風中綻放,在春的懷抱裡,清明節悄然而至。清明,既是自然節氣,又是民俗節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人們在這一天掃墓祭祖、踏青郊遊,在禮敬祖先與親近自然之中傳承民族文化、寄托個人情感。

課本裡的清明,是厚重的也是輕盈的,是感傷的也是歡快的。翻開課文,細細品讀,在這個春天的節日裡,我們沉思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精神内涵,我們體味中華兒女敬畏生命的情感力量。

清明上河圖(中國畫·局部)張擇端

清明課文教學(課本裡的清明)1

《唐人詩意圖》之杜牧《清明》(中國畫)華三川

清明課文教學(課本裡的清明)2

晏殊·破陣子(書法)雒三桂

清明課文教學(課本裡的清明)3

雙燕(中國畫)豐子恺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是春分後十五日,公曆4月5日前後。在我國古代,清明節前還有一個重要節日寒食節。寒食節的起源,有這樣一個感人的傳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流亡期間,大臣介子推“割股啖君”,待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後,介子推不求利祿歸隐綿山,晉文公為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被焚燒而死。“當他派人來安葬介子推的時候,發現那棵老柳樹的樹洞裡有一封介子推的血書,上面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将血書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老柳樹下,并下令将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飯,隻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第二年,晉文公帶領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們走到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死而複活,綠枝千條,随風飄舞。晉文公望着複活的老柳樹,就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之後,晉文公把這棵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又把寒食節之後的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的由來》,語文版三年級語文下冊)

随着曆史發展,寒食節逐漸融入清明節,禁火冷食、祭掃墳墓等風俗活動成為清明節的固有習俗。而介子推“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的赤膽忠心和有功不居,也賦予清明節深厚的文化内涵。

清明課文教學(課本裡的清明)4

清明節的由來(課本内頁)資料照片

清明課文教學(課本裡的清明)5

梨語春色(中國畫)伊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清明時節,細雨飄飛,人們悼念逝者,傷心欲絕。這樣一幕,經過唐代詩人杜牧的描繪,成為千百年來清明最常見的畫面,奠定了清明節感傷凄迷的基調。“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傳統節日》,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在這個節日裡,人們在培土、展墓、挂青等禮俗儀式中懷念親人、寄托哀思,禮敬祖先、尋根溯源的清明文化得以傳承。當代社會,現代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新的祭掃途徑,網上祭掃、種植花木、撰寫紀念文章等文明低碳的過節方式,既傳承創新了清明習俗,又同樣表達出我們對逝者的敬重之心與緬懷之情。

處于仲春與暮春之交的清明,天氣變暖、楊柳返青、百草抽芽、空氣清新,自然界生機一片,萬物格外清潔鮮明。這樣美好的時節裡,文人騷客紛紛潑墨揮毫,寫就無數動人的詩篇。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這是唐代長安城的寒食春景——寒食春深,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東風拂面、禦苑楊柳依依;夜色降臨,宮裡走馬傳燭,袅袅輕煙散入王侯之家。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笑從雙臉生。”(晏殊《破陣子》,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這是宋代清明時節的鄉間春景——歸飛的燕子、飄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鳥啼,映襯着笑靥如花的少女,一抹生機盎然的爛漫春光。

在這春和景明之時,人們往往在掃墓之餘在鄉野間遊樂一番,由此也形成了清明踏青的習俗。“畫面開卷處描繪的是汴京近郊的風光。疏林薄霧,農舍田疇,春寒料峭,趕集的鄉人驅趕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驢馱隊。在進入大道的岔道上,是衆多仆從簇擁的轎乘隊伍,從插滿柳枝的轎頂可知是踏青掃墓歸來的權貴。近處小路上騎驢而行的則是長途跋涉的行旅。樹木新發的枝芽,調節了畫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現出北國早春的氣息。”(毛甯《夢回繁華》,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名畫《清明上河圖》便直觀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清明時節宋代居民踏青掃墓的生活圖景:人們插柳而行、踏春掃墓、親近自然,盡情享受春天的樂趣。

清明,這個連接過往與當下、維系逝者與生者,凝聚情感與力量、傳承精神與信仰的日子裡,我們掃墓祭祀以追思逝者、禮敬懷念來沉澱情感,我們踏青郊遊以親近自然、調适身心來激發希望。這些習俗活動,标記着中國人銘記曆史、敬畏生命的傳承堅守,展示出中國人生生不息、勇毅前行的不竭活力。

又是一年清明時。這個清明,我們沉痛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争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我們唯有笃定前行、不懈奮鬥,方能用更美好的明天來告慰逝者、撫慰傷痛。

(光明日報記者方莉)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06日06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