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矽谷是哪裡?暨南園又“上新”了科技 創新 人才,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南矽谷是哪裡?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暨南園又“上新”了!
科技 創新 人才
走進新園區
解鎖關鍵詞
一起來看看
“暨南矽谷”!
近日,暨南大學科技園(珠海)(以下簡稱“科技園”)動力保障中心封頂,中心區4棟研發及産業大樓動工,項目控制性節點工程全面啟動。這是暨南大學在聚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示範性科技創新策源地進程上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暨南大學科技園(珠海)産業樓鳥瞰圖
暨南大學科技園(珠海)
自2018年1月項目正式動工以來,科技園建設進度不斷加快,科技産業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優化。“我們牢記的殷殷囑托,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擦亮百年僑校‘金字招牌’。”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表示,科技園将立足珠海、服務灣區、面向世界,以産業創新需求為導向,緻力打造集“研發機構 衆創空間 孵化器 加速器 園區”功能為一體的全鍊條創新服務體系,構建區域高端人才蓄水池、重要技術供應站和核心育人新高地。
2020年12月,科技園一期項目——1#研發樓、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國際會議中心交付使用
強化頂層設計
打造“暨南矽谷”
“科技園建設是落實《珠海市 暨南大學 香洲區 協同科技創新合作協議》的重要舉措。我們将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發揮多方資源優勢,參照‘斯坦福-矽谷’模式,打造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通産學研用一體化的關鍵環節,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問題,力争早日将科技園打造成‘暨南矽谷’!”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說。
國際會議中心已投入使用
圍繞上述目标,學校強化頂層設計,多方協同科學制定科技園整體設計和發展規劃方案。一方面,校地主要領導牽頭推進、定期指導,屬地主管部門和校内業務部門高頻對接溝通,另一方面,舉辦多輪校内外專家論證會、學校校長辦公會、跨校區工作協調會、珠海校區黨政聯席會等,力求通過多層次溝通協調機制、項目論證機制和反饋督導機制,為園區科學開發“保駕護航”。
校領導指導檢查
據悉,科技園規劃用地面積約7.7萬平方米,共規劃建設樓宇16棟,總建築面積27.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3.8億元。科技園将打造成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成果交易等為一體的全鍊條平台,緻力圍繞新能源、生物醫藥、大健康等領域開展應用轉化研究,實現與珠海校區現有人才培養功能無縫銜接,打造政校企全面聯動的多維度科技産業創新體系。
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委托合作運營
拟于2023年營業
優化配套設施
“硬”建設煥新顔
在珠海市香洲區暨大幼兒園内,四處洋溢着“小萌娃”的歡聲笑語。這是珠海市第一所由高校與地方政府共建的幼兒園,今年3月份才剛剛揭牌成立。作為科技園的配套設施,該幼兒園共設立12個班,可提供360個學位。
2022年3月15日,香洲區暨大幼兒園開園
同時,配套小學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小學建設方案已完成,拟設36個班,可滿足暨大教職工子女和周邊适齡兒童的入讀需求。
暨珠小學将于2022年8月動工
自2020年1月科技園首批工程3棟樓宇竣工以來,科技園硬件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搬遷安置點項目已完成90%,中心區4棟研發及産業大樓建築外立面、景觀、室内、實驗室等設計方案已通過校、市論證。生物醫藥實驗樓、山邊6棟樓宇及小學等配套設施也将于今年8月起陸續動工。
暨南大學科技園(珠海)總體規劃圖
“學校以‘科技園建設、配套人才公寓、配套基礎教育體系、配套功能建築’四大工程為重點,全面提升珠海校區人才引培和育人環境。目前,科技園部分樓宇投入使用在即,人才公寓籌建有序推進,運動場、體育館翻新,宿舍、道路優化升級,珠海暨南園将新貌換舊顔,品質再提升。”暨南大學珠海校區負責人介紹。
“園院”協同創新
“軟”建設再賦能
在科技園“硬件”加速建設的同時,一個與科技園配套的、集管理運營研發功能于一體的機構也在緊鑼密鼓推進建設。2021年10月,“珠海市暨南大學珠海研究院”作為具有獨立法人的事業單位,在珠海市正式登記設立。
珠海市暨南大學研究院運營模式
截至目前,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研究院已先後引進、孵化7個科技企業,推動3個重大科研團隊項目在珠海落地,助力團隊獲得5000萬元地方資金和孵化場地支持。
“未來,珠海研究院将以‘政府資助 暨南大學主導 市場化運作’為運營模式,在生物醫藥&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産業領域,以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與智慧物流、環境科學、光電技術、金融科技等科創領域,打造九大創新研發群,全力打造特色新型研發機構。”暨南大學副校長、珠海研究院理事長張宏表示。
來源: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暨南大學融媒體中心
頭條号編輯:林千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