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工程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個非常熟悉的名字,從小時候的課本一直到長大後在網絡上和電視裡,兩彈一星的名字總是伴随在我們身邊左右一起成長。熟悉軍事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兩彈一星”的彈指的是核彈和導彈,這對于當時我國的國防工程來說可謂尤為重要,即便到了今天都是捍衛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知道了兩彈以後我們實際上還有一個問題未解決,“兩彈一星”中的這個“一星”指的又是什麼呢?這實際上指的就是我國航天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這顆當年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現如今情況如何了?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以錢學森老先生等老一輩科學家們為代表的“兩彈一星”元勳,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研究,終于使得當時中蘇交惡、美國封鎖下的中國憑借自身努力獲得了建造發射人造衛星的能力。東方紅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由我國自研國産“長征一号”運載火箭運載,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進入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實現了國産人造衛星發射的大獲成功,由此也讓我們中國成為了繼蘇聯、美國、法國、以及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具備獨立發射人造衛星技術的航天大國。
“東方紅一号”在當年發射時處在一個怎樣的國際水平線上呢?真實的答案結果可謂是令人欣喜。首先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國的“東方紅一号”發射升空時間,雖然比世界上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蘇聯的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号”晚了整整13年時間。但是世界各國的航天學者幾乎都一直認為,“東方紅一号”不單單比蘇聯的首顆人造衛星更加先進,比較起其他幾個先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來說也更加先進。最為重要的,東方紅一号的質量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它比其他四個國家發射的第一顆衛星質量相加總和都要更重,這也就從側面反映說明了當年的我國自打一開始,就在航天運載火箭這門高深的技術上站在了一個比較高的出發點。
受限于當年的技術水平,“東方紅一号”在太空中一共保持工作狀态28天時間,這一期間的東方紅一号完整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與職責,将各種遙測參數和太空中探測到的相關資料傳回地球地面,于發射同年的5月14日停止發射信号、宣告任務完成。
“東方紅一号”的升空不單單标志着我國在航空航天事業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對于此後延續數十年一路至今的中國航空航天事業也都有巨大的積極意義。時至今日,“東方紅一号”對于我國的航天人來說早已成為了一個精神圖騰、一個激勵中國航天人不斷向前奮發邁進的裡程碑式節點。時至今日,當年設計團隊完整複刻出的“東方紅一号”衛星模型,依舊靜靜擺放在我國北京天文館中向世人訴說着那段傳奇而不凡的歲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