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接診一些久咳不愈的孩子,很多初診,是老病人轉介紹的。别看咳嗽是小病,記得以前學中醫的時候,老師講:“名醫不治嗽,治嗽一身臭”。意思是咳嗽有時候很難治。而這些過來問診的孩子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基本舌苔都很厚,上面是厚厚一層白膩的苔,舌尖紅,如圖片上那樣。而且大都是咳了一段時間,求治無門,才來找我。
為什麼久治不愈呢?因為前面的醫生大多用的是宣肺止咳的藥,而其實恰恰問題出在脾胃上。咳嗽雖然看似是歸肺管,但《傷寒雜病論》裡說,“五髒皆能咳”。而脾胃為中焦,久咳不愈,可以考慮調脾土,因為補土生金,肺為金,脾胃為土。人吃下食物之後,靠脾胃的吸收運化水谷精微作為身體的養分輸送到全身各個髒器,肺的功能是将水氣化後輸布到全身。咳嗽是肺的肅降功能出了問題,但病機不一定是肺。小孩的脾胃還在發育中,它的消化吸收能力比成人會弱許多,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老人常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白菜豆腐保平安”。
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往往認為應該天天喝牛奶,多吃水果,每餐大魚大肉是必不可少的。生怕孩子吃不飽,餓瘦了,除三餐之外,還會加點蛋糕、餅幹、酸奶等零食。如此養育,必然導緻孩子會時不時的便秘、口臭、睡覺呼噜聲,腺體肥大,甚至發燒、咳嗽,日子久了,有的甚至還會被扣上哮喘的帽子,霧化治療又逃不了了。而我每次遇到這種孩子,都會提醒父母:千萬忌口,尤其是牛奶,咳嗽時不許吃一切奶制品。為啥?”牛奶不是滋陰補虛的嗎?不喝牛奶缺鈣怎麼辦?
”其實,在物質匮乏的年代,牛奶對于營養不良的人來說,當然可以補益,但是現在人人都想減肥的年代,牛奶吃多了,隻會對脾胃造成負擔,而且牛屬土主濕,所以牛奶喝完,你會發現舌頭上都是一層厚厚的苔,說明脾胃很難運化吸收。另外牛奶其實是适合遊牧民族的食物,他們的基因和漢人的基因不一樣。我們漢人的脾胃相比他們還是差了一點。想想我們養花草,都要看看一看它的屬性,不同的植物施肥澆水的方法都不同,何況是人呢? 所以,這咳嗽久治不愈都是肥甘厚膩吃太多導緻的,忌口比吃藥都重要。
治療上,我比較喜歡用三仁湯: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樸、生薏苡仁、半夏。 還可以加減,比如加萊菔子,就是蘿蔔的種子,即化痰又消食,味道也甜甜的。還有張錫純喜歡用的雞内金,是雞的胃,消食導滞非常有效。
臨近春節,相信家家戶戶宴請賓客,大魚大肉是免不了了的。家裡可以備點保和丸,吃多了,可以吃一點消消食。大麥茶、山楂也是消食的,山楂消肉食,大麥茶焦香入脾,幫助消化。
希望大家過個好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