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學習筆記講解

論語學習筆記講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30 19:29:22

論語學習筆記講解?“以德報怨”是中國人的一句口頭禅盡管我們大多數的人隻不過是說說而已,根本就做不到,但這并不能改變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原本就有一個“以德報怨”的思想存在我們知道中華傳統文化,既有優秀部分,也有不良部分我們在研究傳統文化的時候要繼承和發揚優秀部分,舍棄和改良不良部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論語學習筆記講解?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論語學習筆記講解(論語學習筆記307)1

論語學習筆記講解

【原文】14.34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譯文】有人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麼樣?”孔子說:“那又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以德報怨”是中國人的一句口頭禅。盡管我們大多數的人隻不過是說說而已,根本就做不到,但這并不能改變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原本就有一個“以德報怨”的思想存在。我們知道中華傳統文化,既有優秀部分,也有不良部分。我們在研究傳統文化的時候要繼承和發揚優秀部分,舍棄和改良不良部分。

儒家實用主義思想的局限性

“或”這個人太不重要了,連個名都沒有留下。但他的這一問卻是石破天驚之問,是振聾發聩之問,是人類靈魂的拷問!比起《論語》中的很多人物來說,他值得留名卻又偏偏沒有留名。他或許就是道家弟子,或許是看了道家的書,或許是聽了道家的課。“以德報怨”是道家鼻祖老子的思想,據說孔子是非常崇拜老子的,還說孔子曾經到過洛陽去向老子問禮。“或”問孔子說“以德報怨,何如?”老子說要“以德報怨”,你覺得對不對啊?孔子說:這樣不好!以德報怨的話,那又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我在讀本章的時候,覺得老夫子的邏輯又一次出問題了。孔子的意思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意思是說如果用“恩德”報答了“怨恨”,那就不能用“恩德”來報答“恩德”。在孔子看來對待對方的态度必須是現實的,你怎麼對待我,我就要怎麼對待你。我的“德”隻能回報給你對我的“德”,如果你對我是“怨恨”,我不怨恨你也就罷了,也不能回報給你以“德”,否則就是對不起那些有德于我之人。孔子強調了“分别心”,所以他不同意“以德報怨”的做法,認為應當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朱熹注:“于其所怨者,愛憎取舍,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直也。于其所德者,則必以德報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謂厚矣。然以聖人之言觀之,則見其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報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後二者之報各得其所。然怨有不雠,而德無不報,則又未嘗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簡約,而其指意曲折反複。如造化之簡易易知,而微妙無窮,學者所宜詳玩也。”朱子說如孔子所說,怨、德之報各得其所,“怨有不雠,而德無不報,”那麼未嘗不是很厚道的做法。不把怨恨當做仇恨,不忘一切有德于我之人事。朱子還提醒讀者說,本章的内容看似明白簡約,但意思曲折反複,微妙無窮,值得學者們詳細把玩參悟。朱子所認同且表達的也是儒家典型的實用主義思想,強調的是分别心,強調的是彼此對等的回報。孔子的“以直報怨”是用公正、直率、光明磊落的方法,正确面對那些對自己有怨恨的人。既不能冤冤相報,也不能姑息養奸。如果對方一味冒犯,對我們造成嚴重損害,就不應忍讓,一味忍讓會讓對方覺得我們好欺負,會變本加厲地欺負我們。“直”也可以理解為正确的、正直的方式方法。

“以德報怨”是道家的修身思想

“以德報怨”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以無為的态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德來報答怨恨。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聖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于沒有困難了。老子強調處理困難的事情要從容易的事情開始,做大事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修行聖人之道越是看重困難就越沒有困難。按照老子的這個思路,碰到心有怨恨之人,我們自然不必跟他一般見識而彼此怨恨,反而應該大度地報之以德,主動付出自己的德行來化解對方的怨恨。

很多解讀認為這裡的“報怨以德”是放錯了地方,應該放在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餘怨”之後。“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餘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麼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因此,有道的聖人保存借據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強迫别人償還債務。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的聖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自然規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本章認為和解較深的怨恨總會留下一些未化解的怨恨,所以要用德行來化解掉這些殘存的怨恨。天道并不偏心,但總願幫助有德行的善人。

佛家在怨與德的态度上提倡沒有分别心的“德”

有人問印光大師:“若如所雲,即喪身失命,亦隻生歡喜,不生瞋恨。設有惡人,欲來害己,将不與計較,任彼殺戮乎。”如果像您所說那樣,即使喪失生命,也隻生歡喜,不生瞋恨,如果有惡人來傷害自己,也将不和他計較,任憑他殺戮嗎?印光大師在《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chēn huì)等義》中開示:“凡修行人,有凡夫人,有已證法身之菩薩人。又有以維持世道為主者,有以唯了自心為主者。若唯了自心,及已證法身之菩薩,則如所雲。以物我同觀,生死一如故也。若凡夫人,又欲維持世道。則居心固當如菩薩深慈大悲,無所不容。處事猶須依世間常理,或行捍禦而攝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斷斷不可有毒恚而結怨恨耳。前文所示,乃令人設此假想,以消滅瞋恚習氣。此觀若熟,瞋習自滅。縱遇實能害身之境,亦能心地坦然,作大布施。仗此功德,即生淨土。較彼互相殺戮,長劫償報者,豈不天地懸隔耶。”

《金剛經》中說:“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佛于往昔做忍辱仙人,修忍辱行,歌利王是位暴君,用刀割忍辱仙人之肉,忍辱仙人不但沒有生瞋恨心,反而生起悲憫之心,說 “我後成佛,先以慧刀,斷汝三毒”,發願我成道之後最先要度的人就是你。佛陀成道後個歌利王已轉生為憍陳如(jiāochénrú),先到鹿野苑去履行自己往昔所發的願力、誓言,先度五比丘,憍陳如他是最先悟道的。

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這句“處事猶須依世間常理,或行捍禦而攝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斷斷不可有毒恚而結怨恨耳。”是在教導我們,超越“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的思維模式,無論采取捍禦攝伏還是仁慈感化哪種方法,在居心上:菩薩低眉,金剛怒目,折攝之心無非慈悲。

道客村曰:

怨不成仇德必報,以直報怨德報德,

天道無親與善人,割截身體無嗔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