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帶感情的月餅?忽地又是一年了臨近中秋,皓月當空,依照舊時規矩,便是睹物思人可真正慢下來,又是一陣惶然,頭腦空空,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一塊帶感情的月餅?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忽地又是一年了。臨近中秋,皓月當空,依照舊時規矩,便是睹物思人。可真正慢下來,又是一陣惶然,頭腦空空。
偶爾,我會想起古老的誇父,他奔跑時亢奮、決絕的樣子,是否由心而發,是否有過相似的“發燒”,是否也感到一陣陣幹涸。
在夜色中疾走的人,也會找個有空的下午,坐在湖邊看野草、浮萍、水波,時而庸庸碌碌,時而無所事事。想做個閑人,總是奢望。
但,身處家鄉的父親卻不受這些瑣事所擾。在這座江南小城中,當地人生來具備了顧家的基因。每逢周末,他會開着車,向着老路,朝着祖父家駛去。父親大概很少去想“團圓”“團聚”之類的詞,隻是想着他的父母年歲漸長,得常去看顧。包括父親的兄姐們,也是如此。周末相聚,自然而然,被固定了下來。聚會,與中秋無關,但逢此佳節,更添了道籌碼。
而老人家也不會說一些文绉绉的話。放假了,兒子來了,他們的腳下忙了,但臉上樂了。祖父母都是九十多歲高齡的人,身子還蠻健朗,祖父的舊自行車也未退休。大清早,單車輪在鄉間小道上滾過,太陽升高了,車籃子載滿了菜肴歸來。
中秋前夕,公路上車流量猛增,外地車牌忽地多了,在外奔波的遊子回來了。佳節一年一度,老人更是重視。按照台州當地風俗,桌上少不了老鴨煨芋頭。這道菜有着時間的風味,火候到了,鴨肉鮮美,芋頭軟糯,吸飽了湯汁,長輩們輕輕一抿,它就化了。除此之外,還得上一道家燒大黃魚,此魚來自本地的大陳海域,肉質細嫩,讀音吉利,長輩最是喜愛。過去,節假日才上的大菜,如今,吃上這些菜也變得随意許多。
當然,祖父母也會在這一天破例吃月餅。早幾年他們牙口還好,就會一塊坐着,聊天、喝茶、分食月餅。月餅也分成不同款式,廣式、蘇式、滇式,不同的親人看望老人,順手提一袋。大小也迥異,有時不過掌心大小,有時卻堪比6寸蛋糕。口味自不必說了,常規的蓮蓉蛋黃、五仁火腿、榨菜鮮肉、流心奶黃……但這都并不是重點,主要圖的不就是月餅外觀喜氣?天上明月,手中月餅,兒孫團圓,老人看了高興。
而月餅其實是不适合老年人食用的,油脂多,熱量高,易引發高血糖。更何況,新式甜品日新月異,在這個翻篇即忘的年代,年輕人對這種老舊糕點也不大熱衷,我們幾個小輩分吃一會,就停下手中的動作,顯得有些百無聊賴。不過逢此佳節,誰也不會說掃興的話,隻是看着老人掰下一角,放入口中,微眯着眼,緩慢地咀嚼,仿佛吃一塊少一塊似的。
這幅景象是沉靜的,天地忽然失語,一枝梨花,被圈在黑樹林中。
于是,細細旁觀身旁的老人,沿着一些歲月之痕,捕捉到血脈之前的源頭,也照見了自己的未來。一瞬間,“流失”這個詞突然闖入。皮肉在流失,記憶在流失……凡間種種,都在流失。唯有一些儀式在文明中紮根下來。
切大月餅的時刻是神聖的。凡人手中的刀被賦予了新的意味,神借人之手,團圓,再分圓。這一刻的靜默,目光追随着那把刀,和它劃出的弧度。在場之人,人人有份。人們或許已經忘了月餅的口味,但會記得這一刻的靜默。
此時,人,從,衆,形影交疊。從遠古而來,人類都是渺小的,隻有群體間流通的暖氣,才成了呵護的屏障。
一起分過月餅的,都是親人,這也就完成了古老的儀式。
老人說,過去也不是常能吃上月餅的。但每逢中秋,也會做些圓形糕餅,哪怕不帶餡,一家人也要聚在一起吃。
圍坐在舊式院子裡分餅,柔和的月光落在月餅上。神對人的祝福,就在此刻。
在中秋,一塊小小的餅,溝通了天上、人間,串聯了古代、今朝。
在中秋,即便不吃月餅,隻是随意躺在月光下,天涯此時,也是自在。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龔蓉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