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的人不管書法水平高低,都會有一個共同特征,那便是尊重書法,對書法存有敬畏心。
曾有一位朋友和我說過這樣一番話:
書家要是能夠做到對書法之尊重勝過對己之時,可稱得上懂得書法了。
陸柬之《文賦》
說起對于書法的尊重,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此人是唐朝時期的一位書法家,雖然他的名氣不如歐陽詢、顔真卿、虞世南、柳公權那麼大,但是他卻寫出了“大唐第一行書”。
此人名為陸柬之,陸柬之(585年—638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唐朝宰相陸元方伯父,唐朝書法家虞世南的外甥,草聖張旭外祖父。
陸柬之《文賦》
李嗣真《書後品》稱其:“學虞草體,用筆則青出于藍。”最為獨特者,火氣全無,功純神清,一種平和恬靜之氣度令人神往。
在西晉時期,有一名大才子名為陸機,他曾創作過一部文學巨著《文賦》,是一部文學理論專著,對于後世的詩歌創作、文學創作都有着深刻的影響。
陸柬之《文賦》
而陸柬之作為陸機的後人,對于先祖的著作更是頂禮膜拜,陸柬之書法了得,年紀輕輕以書法而聞名,但是他卻不敢輕易抄寫先祖的創作,怕自己因為書法技藝不精而“玷污”了先祖的著作,所以一直遲遲不敢動筆,直到陸柬之晚年時期的,蔚然成家,書法水平也到了一定的火候,他才敢執筆去抄寫《文賦》。
陸柬之《文賦》
晚年時期的陸柬之懷着敬畏之心去抄寫這篇心中的“聖文”,再加上《文賦》本來的藝術價值,可謂是“文書雙絕”、“雙劍合璧”,自陸柬之筆下的《文賦》問世後,一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後世學習行書者無不臨摹此作,以至于臨摹者衆多,導緻陸柬之的《文賦》被質疑為假。對此元朝的書法大師趙孟頫給予作證,他說道:
“右唐陸柬之行書文賦真迹,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陸柬之《文賦》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影響後世無數。
元代書法家揭溪斯曾評論此帖說:“右陸柬之之行書《文賦》一卷,唐人法書結體遒勁有晉人風格者,惟見此卷耳。雖若隋僧智永,猶恨妩媚太多、齊整太過也。獨于此卷為之三歎。
陸柬之筆下的《文賦》采用小楷的形式書寫,溫文爾雅,如同山谷中的涓涓細流,頗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的形神風氣,這些字圓活秀挺,靈氣十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鐘繇小楷的風姿。
陸柬之《文賦》
當然陸柬之筆下的《文賦》并非是簡簡單單地複制前人的精髓,而是在此基礎上增添上了不少個人的風姿,通篇下來給人一種恬靜典雅的“中和”之氣,極具“中和”之美,後世練習此作不僅可以掌握書法技藝,更能夠平心靜氣、凝神聚氣。
今天我們将陸柬之筆下的《文賦》進行1:1高清複制,還原出該作的原始風貌,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陸柬之《文賦》
——編輯 芊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