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郭德綱的徒弟陶陽現在多大了

郭德綱的徒弟陶陽現在多大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02:35:53

要想在戲曲上有所成就是非常難的事情,不僅需要有絕佳的天賦,更需要名師的指導、刻苦的訓練和持久的恒心。而對于男孩子,還要經曆痛苦的變聲期,倒倉如同鬼門關,“倒倉”沒倒好,戲曲這碗飯基本上就算砸了。戲曲界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每每讀來都不勝唏噓,感歎藝界之殘酷,人生之無常。

所以戲曲界有“科裡紅不算紅”的說法。當年的“四小須生”,紅極一時,不過陸地圓因病早逝,女老生由奇天分有限,馬超博倒倉後改行唱了小生,而四小須生的頭牌,譽為“京劇神童”,被寄予厚望的穆雨在倒倉之後嗓音大不如前,雖然在京劇之路苦苦追尋,但在人才濟濟的北京京劇院很少有機會登台,偶有演出也不過演一些二路三路老生,讓人感慨之餘,也徒生仲永之歎!

郭德綱的徒弟陶陽現在多大了(甭再讓陶陽唱麒派了吧)1

而穆雨下一代的京劇神童陶陽似乎走了同樣的坎坷之路,不過比穆雨幸運的是,陶陽遇到了郭德綱。

郭德綱深知戲曲界成材率低,京劇市場也不景氣,雖然陶陽天賦傲人,走戲曲之路還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郭德綱的引導下,小陶陽走上了與穆雨不同的道路。無疑,事實證明,陶陽是非常幸運的,郭德綱是非常明智的。

陶陽在郭德綱的指引下涉獵多種曲藝形式,但他最擅長的還是京劇。天賦這玩意兒還挺有意思,陶陽的京劇天賦過人,但相聲天賦卻差強人意。所以最近陶陽還是越來越側重于自己的老本行了

嗓音已逐漸恢複,雖沒有小時候那麼好,但也算很不錯的。随着郭德綱對麒麟劇社的逐步重視,陶陽作為當仁不讓的主角獲得了很多的演出機會,實在是可喜可賀。

郭德綱的徒弟陶陽現在多大了(甭再讓陶陽唱麒派了吧)2

據觀察,陶陽演出的多是麒派戲,這顯然和郭德綱鐘于麒派有關系。但陶陽是不太适合麒派的。

此時再聯想到穆雨,作為“四小須生”中天分最高的穆雨,之所以落到當前如此田地,還是和當時選擇的流派有關系。穆雨開始學的餘派,後來被張學津拉做徒弟改唱了馬派。

馬派唱腔最為潇灑飄逸,是非常難唱好的,所以風光一時無兩的馬派到現在的京劇舞台卻缺少優秀的傳承,也正是這個原因。馬連良先生早期唱腔特點是甘脆挺拔,後期則變成蒼勁醇厚。張學津老師學馬偏重于馬連良後期的風格,再加之張學津晚年嗓音大變,缺乏立音,橫音太寬,這對穆雨嗓子的發展變化不良影響是很大的。

如果穆雨當初堅持學習餘派,餘派正規的發音方法會對嗓子起到很好的保護,而且戲路子也會更寬。但時光不會倒流,命也!運也!

郭德綱的徒弟陶陽現在多大了(甭再讓陶陽唱麒派了吧)3

周信芳曾經說過:我哪是什麼麒派,我是譚派。馬派、麒派其實宗的都是譚派,不過在宗譚的道路上根據自身條件進行了創新而已,不過現在學習馬派得學馬連良的“大舌頭”,學習麒派得學周信芳的“啞巴嗓”,這好像也是京劇繼承發展的一個大問題吧。

陶陽的嗓音是典型的的餘派楊派嗓子,外形偏瘦小,也不太适合麒派風格。所以看陶陽演麒派劇目總有出戲的感覺。而且用餘派嗓子唱麒派戲對陶陽的嗓子也是很大的挑戰。

如果從商業角度考慮,自然無可厚非,不過從長遠考慮,從陶陽的京劇之路考慮,還是應該考慮少演一些麒派戲,而多演一些陶陽擅長的餘楊派的劇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