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一次走掉了,可能以後也就不會再見面了。”回憶舊事時,常會這麼想。然而“如果”對已經過去的事情是無效的,這誰都知道。
和君的交往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刺激。我們是高中同校同學,她是美術班,我是平行班,隻是一起擠公交車上學放學。她看我坐在好不容易搶到的座位上看安妮寶貝,我看她發呆,然後就順溜地搭讪上了,遲早的事。我倆高中三年幹得最多的事就是一起去淘CD。有次摸到平克·弗洛伊德的一張專輯《月之暗面》,封套上彩虹穿過三棱鏡折射為一條線的設計實在迷人。奇怪的是,專輯裡并沒有《月之暗面》這樣一首歌,它隻是一首名叫《腦損傷》的歌裡的最後一句歌詞:我将在月之暗面看見你,重複唱兩遍,就結束了,像個神秘的預言。我買下了這張專輯,拿出CD機播放,把左邊的那隻耳機遞給她。我們一起聽音樂,消磨掉放學後坐公車的一小段時間,然後各自回家。
我和她其實沒有更多的交流,那年代,手機和短信都還沒有普及。我隻是剛剛學會上BBS跟帖,寫一點小文章。但我們卻覺得彼此都已經足夠了解對方,可以無話不談到相互交換日記本,連做早操排在不同的隊伍裡,都要努力尋找對方的身影。那年代,還不是一個喜歡去定義什麼的年代,喜歡一個人,走得很近,不過是一種狀态,不會認為這樣或那樣的就是“閨蜜”。我們隻是會分享耳機一起聽音樂的好朋友,但我們也會把這段關系看得很深,放得很大,覺得全世界最純粹的友誼也不過如此。把尋常事物神聖化,總是少年人的特權。如果我去她家,她母親會招待我包着香菇和蝦仁餡兒的大馄饨;她來我這兒的話,我爸則會炸上幾個大雞腿。
直挨到高考,我因為叛逆而選擇離開上海去外地,她則頗為不順地被一家本地藝術院校錄取。離開上海前,她帶我去徐家彙地鐵站裡的一家首飾店打了耳洞。因為耳垂厚,打耳洞的地方當晚發炎,腫得老大,隻能把串好的耳環取下來。從此我再沒打過耳洞。一個月後,坐火車南下。我繼續瘋狂地讀書,她繼續瘋狂地畫畫,我們幾乎同時交上男友,卻沒意識到這終究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
見她男友那天,我其實是高興的,當然也很好奇,那個男孩長得什麼樣。約在人民廣場見面後,天下起細雨,她挽着男友的手走在前面,我獨自打傘跟着,看他們親密無間地說笑,走過從一号線出口到南京路上小飯館的那一段路。突然,我對自己說:如果她一直不回頭,那就回家吧,默默走掉,不要出聲。公交車站就在旁邊,她不會發現的,她再也不會發現我已經走掉了。
如今想來,我依然覺得自己并不是出于妒忌,畢竟我也有自己的戀愛經曆。那麼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會對一件本來美好的事情突然喪失接受的能力呢?隻是因為它與自己無關而感到屈辱嗎?或因為再也不能獨占好友而心有不甘?《月之暗面》,再聽這張專輯時,有點明白了為什麼它不隻是某一首歌的名字。樂手們顯然在盡可能地細數他們可以感知到的各種陰暗面,那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毫無道理的,總有一些地方是無法被照到的,人的心也是。
當然,那次的最後我沒有走掉,但之後,又因為别的事走掉過,又在另外的時間不期而遇,發現手裡都已經抱了孩子。我知道,這種想要“走掉”的狀态始終沒有完全離開我,一次次,我想走掉,想躲到月亮的陰暗面裡去,我想她或許也是一樣吧。如果是這樣,那麼我想對她說:我将在月之暗面看見你,不,應該是請你在月之暗面等着我,因為我們至少還可以共聽這樣一首歌,不是嗎?(黑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