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文化記憶的承載體,凝結着一個民族的曆史和文化軌迹,成為當地文化傳播的獨特“名片”。6月11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利用好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文化産業的發展,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海南國際傳播網特别策劃推出“海外傳播官種草海南非遺”系列節目,通過俄羅斯籍海外傳播官妮拉的視角,帶領觀衆體驗非遺的獨特魅力。
椰子樹作為海南的象征,是海南四大熱帶作物之一。渾身是寶的椰子,連殼都可以被用作藝術創作的原料。海南椰雕是以椰殼、椰木和椰棕為原料的一種傳統雕刻藝術,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椰雕制作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千餘年前的唐代。明、清兩代時,椰雕常被官吏作為珍品進貢朝廷,繼得“天南貢品”的雅号。海南椰雕發展至今,在保留傳統雕刻技藝的同時,也在嘗試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為這項傳統技藝注入創新活力。
在椰雕技藝創新路上不斷探索人當中,就有張必弟——海南椰文化研發中心負責人。他擴大了椰雕的創作題材,把椰雕技藝帶入了校園,打造了一條當代“椰雕産業鍊”。他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這項非遺技藝,将它更好地傳承下去。
總監制:韓潮光 王玲 羅建力
總策劃:陳書煥 榮佳
統籌:王景瑄 陳小丹 周聖濤 劉獻鵬 徐文
編導 / 文案:吳若琳
攝像 / 剪輯:陳明文
包裝:陳明福
翻譯:楊龍賢(英國)謝敏(美國)
小編:吳若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