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賽裡木湖,很多人都并不熟悉,但是在新疆地區,賽裡木湖卻很有名氣,它古稱“淨海”,位于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是一個風景迷人的高山湖泊,遠遠望去就像一塊藍色的水晶鑲在那裡。如今是省級旅遊名勝景區,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個湖的地理學上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
受地球溫帶西風帶的影響,大西洋上面的水汽可以向東行進,由于整個歐洲和中亞地區都沒有特别高大的山脈阻擋,大都是平原或者低矮的丘陵,所以大西洋的水汽可以一路暢通無阻,萬裡迢迢直達新疆西部,在南北天山中間深入到伊犁腹地,遇到天山的擡升作用時,這些水汽會變成降雨或者降雪落到地面上,形成地表徑流,因此伊利河谷底降水豐沛植被良好,一些河流将降水彙聚到賽裡木湖中,造就了這顆“伊利明珠”。
這裡還必須得說一下北大西洋暖流,故溫暖的洋流産自于墨西哥一代,從赤道向北,經西班牙西海岸一路北上直達北冰洋,它就像一台強大的“空氣加濕器”,給歐洲國家帶來了暖濕空氣,充足的熱能量也使得這些暖濕氣流可以直達新疆伊利地區和北疆一帶,将那裡的空氣變得濕潤,降雨豐富也使得地表植被良好。
那麼大西洋暖濕氣流到了伊犁河谷就無法再東進了嗎?正是如此!實際上大西安暖濕氣流到達伊利河谷的時候,已經走了近萬裡路,早已經明是強弩之末,而喇叭狀的伊犁河谷想吹到這裡的暖濕氣流收起,長驅直入的暖濕氣流被四周的高山擡升,變成雨水下降到迎風坡上,同時能量和水汽也在這一過程中消耗殆盡。因此在天山伊犁河谷的另一邊,氣候就相對幹旱得多,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也就看不到了。所以伊犁河谷中的賽裡木湖實際上是,大西洋暖濕氣流變成的降水的最後彙聚之地,因此稱之為“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是很形象的。
賽裡木湖屬于“地塹湖”,形成于7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湖面海拔2071米,東西長30公裡,南北寬25公裡,面積453平方公裡,蓄水量約210億立方米,它的面積不到太湖的1/5,蓄水量卻是太湖的5倍,這是因為它比較深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它比較深,再加上賽裡木湖沿岸植被良好,使得湖水非常清澈,透明度達12米,水質非常好。
據說賽裡木湖原本沒有魚,後來當地于1998年從俄羅斯引進了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魚在湖中養殖,結束了賽裡木湖不産魚的曆史,如今這裡已成為新疆重要的冷水魚生産基地。而且賽裡木湖風景旖旎,有森林,草原,濕地等多種景觀,很多珍稀動物和鳥類在此栖息,是我國大西北著名的風景旅遊和生态環保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