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22日)歐市盤中,現貨黃金持續反彈,目前交投在1795美元附近。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黃金曆史上表現最好的年份之一,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投資者紛紛湧入這種避險資産。很多資深投資者都喜歡進行現貨黃金交易,主要是因為黃金杠杆高,但是收益也高。
但是市場上現貨黃金價格總是不斷波動,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麼引起的波動?最後的價格又是誰拍闆敲定的?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我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國際黃金以美元/盎司作單位?
"盎司"是英國的貨币單位,二戰前英國的黃金儲備世界第一,所以黃金以英國的計量單位計算,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來,美元登上霸主地位,從那以後,國際現貨黃金按照美元/盎司計算,這個單位也反映出英國和美國極為重要的國際地位。
而我們國内黃金,一般會将美元/盎司換算成元/克,1盎司約等于28.35克。
現在我們來談談,哪些因素引起黃金價格的波動?
由于黃金兼備商品屬性,貨币屬性和金融屬性,所以引起黃金市場波動的因素錯綜複雜,蔡老師将這些因素歸為四類:美元、利率、商品、地緣政治因素。
從美元和利率角度看,最近十年,美元與黃金的價格長期表現“負相關”的走勢關系,也就是說,美元上漲,黃金下跌;美元下跌,黃金一般上漲。如果美元利率比較穩定,金價也是呈下降趨勢,如果美元利率波動比較大,那麼黃金價格就會趨于上漲。
從商品角度,黃金價格與市場需求和大宗商品價格相關,當黃金市場供大于求,金價承壓走低;反之,金價上漲。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投資者們就會增加黃金的投資比例,黃金價格自然上漲;如果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金價也會被抑制。當然黃金除了投資需求,還有工業和消費需求,比如某些工業流程需要用黃金,中國和印度大媽喜歡買黃金飾品等。
最後一個地緣政治因素,這個很好理解,如果政治局面相對穩定,黃金價格會比較穩定,如果政局動蕩,因為黃金具備避險功能,很多人就會買入,黃金價格受支撐自然上漲。
這裡蔡老師提醒各位投資者,盡管影響黃金的因素很多,但是最為核心的還是美元因素,簡而言之,把握好美元走勢邏輯,也能把握住黃金走勢。
既然影響因素這麼多,那黃金價格最後誰說了算呢?
這個要從曆史說起,1816年,大英帝國議會通過将英國貨币以黃金作為價值标準的法案,一戰後歐洲各國貨币貶值,集體要求制定新的貨币制度,這時全球最富有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站出來,聯合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美國彙豐銀行和瑞士的信貸銀行四大銀行成立了倫敦黃金市場,他們會在工作日10:30和下午3點進行兩次以英鎊作為黃金的定價,然後向全世界公布,這種定價方式持續到2015年3月。
但是這種定價方式存在弊端,因為銀行本身也會進行黃金投資,如果價格由他們自行商定,很容易搞貓膩,出現操縱金價市場的現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5年3月開始,倫敦金市場實行電子報價方式,之前羅氏和四大銀行也隻剩下加拿大豐業銀行、美國彙豐銀行,為了更公平公正,于是增加一些新的成員,目前黃金定價的成員已經有15家,包括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工商銀行、高盛集團、彙豐銀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渣打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和多倫多道明銀行等銀行和機構。
簡單點說,現在的黃金價格是這15個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會員一起說了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