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11:33:52

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杜甫一首絕句僅有四句)1

杜甫千詩碑


好一幅清秀優美的畫面!四句,四個場景,思之微妙,渾然天成。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卻寫出了美景,抒發了情懷,知恩感恩,借物言志,期間種種豈能是簡簡單單的譯文所能表達?杜甫,不愧是一代大家,字字珠玑,句句精湛,景秀情濃,物清志明!一首絕句,讓人遐想萬千,仿佛回到當年,回到杜甫所在的窗前。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杜甫一首絕句僅有四句)2

優美畫面

四句詩,四個場景!

1.兩個黃鹂鳴翠柳

兩個黃鹂在翠柳上鳴叫。黃鹂、翠柳、鳴叫——多麼生動的畫面感!

兩個為一對,黃鹂成雙,在翠柳枝頭鳴叫嬉戲,一個喜慶的開場,既寫了充滿生機的自然美景,又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給人一種喜上上心頭之感,與詩人的心境應該是一體的吧!

翠柳,還同時介紹了當時的時間,柳色為翠,正值春末夏初之時。細心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柳樹的葉子在不同時間顔色是不同的。初春剛發芽是嫩黃色的;之後是嫩綠色的;随後顔色逐漸加深,到春末之時才開始變翠;夏天的柳葉是翠綠的。

而黃鹂在中國素有“夏候鳥” 之稱,成雙成對的黃鹂一般出現在春末夏初時節,再加上翠柳,基本可以确定是在春夏交替之際。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杜甫一首絕句僅有四句)3

兩個黃鹂鳴翠柳

2.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本是一種普普通通的水鳥,然,因白鹭雪白的毛,有純潔的象征;因修長的脖子和腳,不屈的精神,有高貴的象征;白鹭飛翔時成群而有序,卻被譽為是自由的。在古代,白鹭象征着自由、高貴和純潔。

一行白鹭,自然的切合了白鹭的特性,受驚群起排成一行,自由自在的直上青天,又是一幅自然美景。而“鹭”與“路”是諧音,在這裡,既有白鹭直上青天的自然現象,又有作者自己一路青雲的遠大抱負。與李白的名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有異曲同工之妙。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杜甫一首絕句僅有四句)4

一行白鹭上青天

3.窗含西嶺千秋雪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又是一幅自然景象,粗看好像沒有什麼特别之處,細細推敲,“千秋”是一個多麼漫長的過程,是多麼的不易。再看“窗含”,在窗邊,西嶺之雪盡在眼底。而見“西嶺”則說明窗戶是面向西邊的。古人很注重風水,窗多朝西面,窗朝東易出事。“東窗”宜密謀造反,滋生惡念;“西窗”宜挑燈夜讀,剪燭談情。李商隐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名句。而杜甫這裡指的當然不是剪燭談情,而是寒窗苦讀。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杜甫一首絕句僅有四句)5

窗含西嶺千秋雪

4.門泊東吳萬裡船

門前停泊着自萬裡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還是一幅畫面,門前停着船隻,是萬裡之外的東吳而來的。從字面上看也沒有什麼特别之處,可是和詩人當時所處的背景聯系起來就不一樣了。

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杜甫因嚴武舉薦,與其共事。停在門前的船就是來接杜甫的。杜甫寒窗苦讀,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得以與高潔之人一起縱橫天下。說到“東吳”,自然而然讓人想到了三國。可是杜甫不是三國之人,又怎麼會是東吳來的船接他呢?查閱三國曆史可以知道,在三國時期東吳有個著名棋士也叫嚴武,在這裡杜甫是借“棋聖”嚴武來指舉薦自己的嚴武。說船從東吳而來,把舉薦自己為官的嚴武與東吳“棋聖”連在一起,在杜甫心目中,對嚴武充滿了崇敬之意,在官場中這盤棋局中,嚴武是“棋聖”,自己甘願與嚴武同舟直上,已報嚴武的知遇之恩。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杜甫一首絕句僅有四句)6

門泊東吳萬裡船

以景托情,以物言志

四句詩感覺就是一部史書。非常喜歡“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明是簡簡單單的自然現象,自然景物,卻能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詩中,融入景物,融入自然。自然而然,卻有意味深長,這也許就是詩的獨特魅力所在。

兩句話,十四個字,細膩的心思,廣闊的胸懷。仿佛讓人看到了作者内心的喜悅,看到了即将出山為官的杜甫滿心的期待,和一路之上的遠大抱負。

杜甫的三絕句賞析(杜甫一首絕句僅有四句)7

詩聖

而後兩句,我看到了作者寒窗苦讀的場景,擡頭遠望,千秋雪,可是杜甫沒有放棄,修煉自我,提升自我,苦盡甘來,英雄終有用武之地。還看到了一個知情、知性、知恩、感恩的詩聖。

【黟靈】原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