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叛逆期是怎麼樣的

孩子叛逆期是怎麼樣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8:59:43

孩子叛逆期是怎麼樣的(孩子的叛逆期真的存在麼)1

叛逆期,青春期,更年期,這些詞我們都不陌生。

它們都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因為生理的變化從而出現一系列典型行為的統稱。

作為當事人,這些詞會成為我們解釋自己負面情緒的借口,作為家人和朋友,也會把它當做一系列反常行為的解釋。

但是有一個問題,有些人這種典型行為很明顯,而有些人卻幾乎不可見,這讓我們開始懷疑,生理上的因素到底占比有多少?

這種生理上的變化導緻的情緒和行為變化,是不是可以避免?

當然可以,很多充滿愛的家庭裡,這些情況發生的概率就很低。孩子很少叛逆,青春期,更年期也隻是一個時間階段而已,該健康成長的依然健康成長,該溫柔甯靜的依然溫和甯靜。

當我們開始用一個什麼期去歸納一大堆階段性問題,決定時間過了就會好時,很多時候其實是在逃避,家長再用叛逆期逃避自己的教育責任,家人也在逃避自己對中年女性的關懷責任。

我們可以着重來講一下叛逆期,很多家長覺得叛逆是孩子到了一定階段,一定會遇到的問題,隻要熬過這段時間,孩子就會懂事。

于是家長就默默忍受,等待孩子走完那個階段。

其實真相恰恰相反,這個時候最不能默默忍受,而是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問題,并且調整自己的教育問題。

孩子到了青春期,情感部分的大腦會随着性成熟加速發育,而理智相關的大腦皮層卻需要24歲上下才能發育成熟,這會讓孩子開始沖動而情緒化。

但是這種情緒化是很有限的,并不是導緻孩子叛逆的最大原因。

孩子從嬰兒期開始探索世界開始,他都在一邊探索世界,一邊試探父母的邊界,之後童年期,青春期也一樣,叛逆不是某一個階段的産物,而是貫穿了整個孩子成長過程。

這個期間,正是需要孩子家長很好的教育,還有更好的陪伴,否則這種叛逆會延續到成年,最後變得反社會,這恰恰是沒有教育好,恰恰是默默忍受的結果。

那麼孩子有哪些叛逆行為呢?這些叛逆行為的原因是什麼?家長要怎麼辦?

常見的叛逆,比如愛發脾氣,愛頂嘴,喜怒無常,蠻不講理,對一切都持否定态度,拒絕接受大人要求他們做的事情,不願意接受大人的管教,還經常和其他孩子和承認發生争執。

而且動不動就把自己的過錯責怪他人,還大吼大叫,經常情緒化。

這些行為背後仔細想一想,其實很小一部分來自于年前和生理原因,很多其實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隻是以前孩子還小無法反抗,現在随着個子拔高,父母身上的光環消失以後,開始反抗了。

也就是說并不是突然就如此,而是一直如此,隻是現在表現了出來而已。

導緻這樣的原因有很多,家長有,孩子自己也有,外部環境也有,其中家長的原因肯定最多。

比如吼叫和打罵,小時候你的吼叫和打罵,因為孩子弱小暫時屈服于你,但是人家學着呢,身高起來以後,立馬有樣學樣了,而且加倍返還給你。

再比如批評和嘲諷,這些帶攻擊性的語言方式,在不斷的否定孩子的想法、感受和價值,你們被否定了心理都不舒服,更不用說孩子被自己最愛的父母否定了,心中的怨恨潛移默化,終究會長大的時候表現出來。

唠叨和說教也是,那些你說往東,孩子叛逆偏偏往西的家庭,往往是家長唠叨太多,讓孩子覺得家長不信任他們,自然長大後要拒絕家長的話,去證明自己。

還有翻舊賬,你總是怎麼怎麼,你老是這樣那樣,就算是大人,聽多了也逆反,更不用說孩子了。

最後就是情感綁架,用内疚來控制孩子,你這樣是不是太自私了?你這樣做真的對麼?情感和道德都是壓力武器,重了都容易反彈,孩子也是。

如果這些原因都沒有,那麼很有可能是孩子自己情緒管理的問題,這是孩子生理上的發育進程決定的,因為理智腦尚未發育成熟,青春期就是沖動,就是容易情緒化,這是家長必須經曆,并幫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的一個年齡段。

當然也有可能是外部原因,比如受到了欺負,學習成績不好,還有來自他人的打擊等等,最需要注意的是校園霸淩,這是很常見的一種,家長時刻需要注意。

了解了這些叛逆的可能原因以後,家長們自然也就有了解決方法。

這裡最關鍵的就是理解孩子,所有的情緒背後其實都是恐懼,孩子們的大吼大叫背後在害怕什麼?沒有安全感?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正是兩代人沖突最激烈的時候,家長經常會誤解,一方面把孩子當孩子,一方面又覺得孩子應該是大人了。

當你想要貫徹自己想法時,覺得孩子還是孩子,所以要聽你的,所以不管孩子有沒有準備好,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

而當你想要孩子正常時,孩子的虛張聲勢的大吼大叫背後的失落,害怕,挫折和沮喪,你又不管,你覺得孩子是大人了,該有點大人樣子了。

這就很雙标,而且這樣的家長還很多,從來都是從他們自己的需求出發,而不是真正的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他們,尊重他們。

所有的叛逆行為,其實都可以用充滿愛意的行為來安撫和治療,你覺得用什麼樣的管教方法都沒用,這孩子沒救了,那你可以内省一樣,你真的去嘗試理解了麼?去溝通了麼?去表達支持和尊重了麼?

孩子往往都是覺得自己的愛不夠,而很少會有孩子覺得愛的太多了。

最好的表達支持和理解的方式,其實就是正強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正面管教,正面的稱贊,微笑和擁抱,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這事不是說一次就能解決一切。

而是要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

當然不能全部都是正面積極的反饋,也需要懲罰和批評,這兩者都需要方法,《正面管教》這本書裡有非常好的策略,表揚有技巧,關鍵是要用表揚去塑造正确的行為模式,而懲罰和批評的前提是定好規則和紀律,為了清晰的邊界,不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不過再多的管教,都不如樹立好的榜樣。畢竟孩子往往很少成為你期望的樣子,反而更大概率會成為你的樣子。哈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