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吃,國人是非常講究的,各種食材都能開發出美味的烹饪方式,向來隻要是能吃的、允許吃的,幾乎都沒有不能制作的,而且各地的飲食習慣還不盡相同,有很多偏門的食材,總讓人耳目一新。
比如在四川有折耳根、廣東有益母草、河南有芝麻葉等,這些都是地方特色,其他地方的人還不一定吃得來,尤其是折耳根,被很多人視作是很重口味的一道菜。其中折耳根和益母草在其他地方,經常是被當成藥材的,用來當菜吃确實比較少。
與折耳根和益母草相似的還有荊芥,聽到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比較陌生,因為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被當作藥用的,最早被記載于《吳普本草》,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了。
荊芥入藥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消瘡的功效,入藥的荊芥是全草幹品,所以一般都是等到它長到一定的高度才會采收,如今在藥材市場上也具有一定的需求量,幹品一斤能賣到6元左右,并不算貴。這樣的價格對于農民來說,種植利潤隻能說是很一般,比種蔬菜省事一些而已。
不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人們開發出了荊芥的吃法,那就是食用尚處于鮮嫩的荊芥葉子,把它當成是一種調味蔬菜,與香菜的作用相似,可點綴、可調味、又可以當菜吃,在味道上有些苦,但又帶有草本的清香。不過在很多人眼裡,荊芥是要比香菜更沖的,但卻更喜歡荊芥的味道。如今荊芥主要在“中原一帶”受人喜愛,比如山東西南部、河南、安徽北部等,這些地方也有種植荊芥的習慣,不過更多的是當成蔬菜,而不是入藥。
一般情況,荊芥是在夏季采收的,那時候的荊芥正是最為鮮嫩的時候,采收季幾乎可以貫穿整個夏季,也是一年之中最為便宜的時候。荊芥不僅可以替代香菜用作調味,還可以直接涼拌、清炒、裹面粉蒸、攤煎餅等,河南一些地方更是喜歡在下面條的時候加上幾片,用來增色和調味。隻是荊芥的季節性比較強,露天種植的一般都在9月份前後就會過季,其他季節想要吃到,隻能依靠大棚種植來供應,就比如現在這個時候——冬季。
因此就有一些農民朋友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在大棚内種植荊芥,不僅能線下賣,還能整棵采挖(帶根)通過電商售賣,一斤20元(包郵價)并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可見荊芥已經成了與益母草、折耳根類似的地方特色蔬菜,盡管味道獨特,卻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再加上反季節種植的優勢,當蔬菜售賣确實能給農民們帶來不錯的收益。如今在蔬菜方面的需求,甚至比入藥的需求量還要大了。
不過本就是藥材的荊芥,雖然無毒,但在食用上也是有一些禁忌,據說它不能與驢肉、無鱗魚等一起食用。此外,荊芥的外形與薄荷、羅勒也十分相似,如果是當蔬菜倒也沒有太大問題,不怕吃錯,但若是用來入藥,那就要仔細辨别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