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部常見疾病,在清除幽門螺旋杆菌及應用胃動力藥、胃黏膜保護劑和助消化藥治療的同時,可以應用以下食療方法進行飲食調理,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和胃功能的恢複。
1.炒木耳黃花肉片:黃花菜(幹品320 克,黑本耳(幹品)10克,瘦肉60g,香蔥、黃酒,鹽适量。先将黑木耳、黃花菜用水浸泡洗淨。瘦肉切薄片拍松加細鹽、黃酒拌勻。植物油2匙,用中火燒熱油倒入肉片稍翻炒,再倒入木耳、黃花菜同炒,加鹽,黃酒适量,炒出香味後,加淡肉湯或清湯半小碗,燒煮8分鐘,撒上香蔥,拌炒幾下即可佐餐食用。具有柔肝調中,補益脾胃的作用。
2.牛奶山藥糊:牛奶250克,山藥30克,面粉30克。将山藥去皮洗淨,切成丁狀,用水适量,文火炖煮,湯濃後再加牛奶,調人面粉糊攪拌,煮沸即成。每日空腹1次服完。具有補脾益胃的作用。
3.麥門冬粥:麥門冬30克,粳來100克,冰糖适量。先用麥門冬煎湯,去渣取汁備用。 将粳米淘洗幹淨,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快好時,加人麥門冬汁及适量冰糖,調勻稍煮即可食用。具有補中和胃,養陰除煩的作用。
4.太子參炖雞:新鮮雞肉90克,太子參30克,淮山藥15克,生姜3片,鹽适量。先将雞肉去肥油,洗淨切塊,太子參 、淮山藥、生姜洗淨。把全部用料一起放人炖盞内,加清水适量,文火隔水炖1~2小時,鹽調味即可飲湯食肉。具有益氣健脾養陰的作用。
5.白芍石斛瘦肉湯:瘦肉250克,白芍12克,石斛12克,紅棗4枚,鹽适量。先将瘦豬肉切塊,白芍、石斛、紅棗(去核)洗淨。 把原料一同放人鍋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煎沸後,文火再煮1~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湯食肉,具有益胃養陰止痛。
6.參芪薏米粥:用黨參12克,黃芪20克,炒薏米60克,粳米60克。先将黨參、黃芪、薏米洗淨,以冷水泡透。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鍋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來爛粥成即可食用。也可以當作早、晚餐食用。具有健脾祛濕作用。
7.紫菜南瓜湯:用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蝦皮20克,雞蛋1枚,醬油、植物油、黃酒、醋、味精、香油各适量。先将紫菜水泡,洗淨,雞蛋打人碗内攪勻,蝦皮用黃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淨切塊;再将鍋放火上,倒人植物油燒熱後,放人醬油炝鍋,加适量的清水,投人蝦皮、南瓜塊,煮約30分鐘,再把紫菜投入,10分鐘後,将攪好的蛋液倒人鍋中,加入佐料調勻即可食用。具有護胃強體助消化的作用。
8.參芪猴頭炖雞:猴頭菌100克,母雞1隻(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黃酒、清湯、澱粉、鹽各适量。将猴頭菌洗淨去蒂,泡漲後将菌内殘水擠壓幹淨,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爪、剁塊,放人炖盅内,加入姜片、蔥結、黃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爛為止,加鹽調味即成。吃雞肉,喝湯。具有補氣健脾養胃作用。
9.砂仁肚條:砂仁10克,羊肚500克,花椒、胡椒、蔥白、生姜、鹽适量。将羊肚放人砂鍋中,加水500毫升。大火燒開後放人砂仁、花椒、胡椒、蔥白、生姜,文火炖熟,加鹽調味即可佐餐食用。具有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作用。可用于胃脘冷痛,脹悶不舒症狀的人。
10.胡蘿蔔炒陳皮瘦肉絲:胡蘿蔔200克,陳皮10克,瘦肉100克,香蔥、鹽、黃酒适量。将胡蘿蔔切絲,肉切絲後加鹽、黃酒拌勻,陳皮浸泡至軟切絲。先炒胡蘿蔔至熟後出鍋,再用油炒肉絲、陳皮3分鐘,加入胡蘿蔔絲、少許鹽、黃酒同炒至幹,加水少量焖燒3~5分鐘,撒人香蔥即佐餐食用。具有祛濕、行氣、健胃的作用。
11.黃芪内金粥:生黃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雞内金粉7克,金橘餅1個,糯米80克。将生黃芪加水煮20分鐘,取汁,加入金橘餅、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再加入雞内金粉,每日服食1次。具有消食和胃,補中益氣作用。
以上食療方法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和口味選擇食用,對慢性萎縮性胃炎進行輔助治療。
關注天天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謝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