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創業很多人沒有堅持最後一步

創業很多人沒有堅持最後一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07:29:00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創業維艱。

每個創業者,都特别不容易。

有不少人問我,創業者要如何學習,如何幫助企業發展,才能更好地向前?

我有一個建議: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讨論。他們是你的朋友,也是你的幕僚。

更具體來說,是這10個建議。分享給你。


創業很多人沒有堅持最後一步(奮鬥不易多交朋友)1

每個公司,都會有發展的問題。而創業者,創始人,是解決公司問題的首要責任人。

所以,提升創業者自身的成長,是根本。

一個重要的方法,就像前面說的,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讨論。永遠要走出去,不能封閉。

這個方法,也有個專業的名字:私人董事會(Peer Advisory Board)。

董事會,是為企業解決問題的。而私董會,是為創業者個人解決問題的。把自己,當做一個企業來經營。

我也特别建議,每個創業者,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私董會”。

私董會,可以由10-20人組成。然後,遵循這三條原則:

1、來自非競争行業,并簽署保密協議。

2、大家的發展階段和規模,比較接近。

3、成員都是一把手,是能自我負責,做決策的人。

公司的成長,首先是創業者自身的成長。企業的進化,首先也是企業家個人的進化。

每個人都應該在一個可以充分讨論,放心交流,互相切磋的環境裡,成長進化。


但是,要在什麼方面成長?什麼方面進化?

答案是:提升自己的信息密度,和決策水平。

因為創業的過程,要做無數的判斷,無數的選擇。判斷和選擇的質量,影響企業發展的質量。

信息密度,就是你能接觸到多少信息。

同一件事情,有人能看到1分,有人能看到10分,有人能看到80分。有人能看到1個維度,有人能看到3個維度,有人能看到8個維度。

知道的越多,了解的越充分,越能知道事情的全貌。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能力不行,而是我們知道的信息太少。

決策水平,就是你依據什麼來做決定。

你拍腦袋,決策水平就越低。你有思考和方法,決策水平就更高。

而這些思考和方法,也是我們常說的:模型。

看到了一個方向,但這個方向靠譜嗎?

普通的創業者,憑借一腔熱血,不經大腦就做出決定。優秀的創業者,會看看自己掌握的模型,思考分析。

嗯,我從PEST來看看。Political(政治/法律),Economic(經濟),Social(社會文化),Technological(技術),外部環境分别如何。

嗯,再從SWOT看看。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自身環境又怎麼樣。

然後,再做決定。

而提升信息密度和決策水平,除了自己的努力,也要向他人學習。

在私董會裡,大家可以浸泡在更高的信息密度中,互相分享信息,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決策水平,這件事你怎麼想,我怎麼看。

閉門造車,抱着頭坐在家裡,是很難理解和應對變化的。

信息密度的差距,帶來了結果的差距。決策水平的差距,帶來了終局的不同。


私董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提升創業者的認知,打破自我的認知協調。

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認知有四重境界: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知道自己不知道。

3、知道自己知道。

4、不知道自己知道。

創業者,基本已經過了1,大部分在2和3。但是,如何繼續打開自己的盲區,并且真正把一些知識和技能内化為功力,是很多人不具備的。

而隻有到了第四重境界,才能說我真的“會”了。因為已經流淌在血液裡,刻在了骨子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知道,變成了一種慣性和常識。

而想要到這個境界,就要和人不停地交流。

因為在交流中,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自己的思路梳理得越來越清晰,條理越來越清楚。能講明白,表達清楚,自己才是真的想通了。

因此,我們的認知才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然後,因為認知提升了,而且大家彼此信任,也就更有機會打破自我的認知協調。

認知協調,就是一種自我處境合理化的傾向。

合理,邏輯就自洽了。邏輯自洽,就感覺舒服了。舒服了,也就感覺自己都是對的。

比如說,最常見的認知協調,就是把做不到的事,說成不想要。

“我其實不想要增長,就是想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一定的。

我們常常很難面對真實的自己,然後就找了一個借口,安慰自己。

但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在信任的人面前,我希望創業者都有勇氣面對真實的問題,然後去解決這些問題。

認知協調,是一塊布。一塊遮羞布。

勇敢地,掀開那塊布。


創業很多人沒有堅持最後一步(奮鬥不易多交朋友)2

我知道,很多創業者,都有偉大的志向。但這一路上,也很艱辛。

心中藏得下星辰大海,但也熬着萬丈孤獨。

這種孤獨感,一般人是很難體會的。

一家企業,不僅有自己,還有員工們的生計。每個員工的背後,都是一個具體的家庭。

他們盼望着和企業一起進步,期待着和公司一路向前。

但是,遇到挫折,怎麼辦呢?

創業者,是不能表達出來的。創業者,永遠隻能留給團隊堅定的信心,堅強的背影。

但是,創業者自己,又應該怎麼釋放呢?

還有,當要做決定時,應該找誰商量呢?

老闆就是公司最大的人,很難聽到反對意見,大家都在等着你給答案。甚至,還會來迎合你的意圖。

怎麼辦?

所以我才說,創業者應該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幕僚。需要有一個空間,能釋放自己的情緒,能一起商量事兒。

現在再回頭看看這些内容。

私董會,可以由10-20人組成。然後,遵循這三條原則:

1、來自非競争行業,并簽署保密協議。

2、大家的發展階段和規模,比較接近。

3、成員都是一把手,能自我負責,做決策的人。

這就是希望大家能在安全和信任的環境裡,敞開自己。

我們心中藏得下星辰大海,但也熬得下萬丈孤獨。

可是,如果可以,希望能有更多人,和你一起暢想星辰大海,一起面對萬丈孤獨。


那麼,我們在私董會裡,應該具體讨論什麼呢?

建議就是:隻讨論真問題。

什麼是“真問題”?有兩個重要的标準。

第一,是Problem,不是Question。

Problem,是具體的,真實的問題。Question,是課題,一些理論性問題。

這麼說,還有點抽象。我舉兩個例子。

我的CTO馬上要離職創業了,但他的離開會對公司造成重大的影響,怎麼辦?這是Problem。

如何應對高管離職?這是Question。

線上是一個重要方向,但擺在我面前的,是要不要轉型線上。去線上,會有快速發展,但是線下經銷商的利益,根本無法平衡,怎麼辦?這是Problem。

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時代?這是Question。

真問題,應該具體,能挖掘到細節,而不是很大很空,泛泛而談。

第二,真問題,應該是讓你夜不能寐的問題。

最真實,最急迫,最要緊的問題,一般都是真問題。

它讓你睡不着覺,讓你日思夜想。讨論這種問題,也最能幫助創業者提升。

因為夠真,夠痛,才有用。


而在讨論中,一定會有大量的提問。

一個好的問題,就像一柄利斧,劈開迷霧,指引人們思考。

但提問如果是個災難,讨論的質量也一定很低。

那麼,如何提問?

心法就是:提問,充滿好奇。

提問,不要刁難。(你的團隊,真的就那麼優秀嗎?你自己就真的那麼無所不能嗎?)

提問,不要預設。(你增長很不如預期,為什麼每次都抓不住最大的風口?)

提問,不要設問。(假設你這麼做,你覺得真的會沒用嗎?)

提問,不要反問。(如果你選擇這樣,你就沒有想過糟糕的結果嗎?)

提問,不要定性。(你這個問題,其實不是管理問題,而是戰略問題。)

提問,不要分析。(我的判斷,你的問題是這三個原因造成的。)

提問,不要支招。(你的問題,我有五個建議。)

在提問的時候,這些通通不要。

因為提問的目的,是獲得信息增量。還記得嗎,要有足夠的信息密度,才能幫助我們做判斷。

充滿好奇的,提問。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

而好問題的KPI是什麼?

就是被問的人,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這真是個好問題。

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這倒讓我認真思考了。

這時,你就問出了一個好問題。


那麼,回答的時候,應該怎麼答呢?

直接坦誠。

問什麼,就答什麼。

想要直接坦誠地回答問題,其實并不容易。

因為很多創業者,都太聰明了。腦子轉得特别快,一些答案脫口而出。

但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往往也是現編的答案。因為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

“你公司的規模,現在是多少啊?”

他問我這個問題,是想知道我什麼?他會不會覺得我實力不夠?他是不是想從規模判斷我的戰略動向?

這時,就會回答說:我們雖然還不是很大,但是小而美啊。我們活得很好。

顯然,這不是一個答案。

100萬的規模,就說100萬。2000萬的規模,就說2000萬。

直接,坦誠。

我們是回答問題,不是應對别人的“質疑”,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強大和正确。

嘴比腦快,腦比心快。條件反射式地對答如流,恰恰說明了自己的不自信。

還是讓問題經過腦,流入心,再說出口。

信任朋友,信任夥伴,不要猜測他人的動機,也不要揣摩别人的意圖。

别人充滿好奇的提問,我們也應該有一個直接坦誠的回答。


創業很多人沒有堅持最後一步(奮鬥不易多交朋友)3

當我們好奇地提問,直接地回答,這時我們有了足夠的信息,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決策水平,來提出建議。

抑制不住自己,終于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了。

但是,發表看法時,也要記住:充滿關愛。

充滿關愛的建議,給已經打開自己的人一些鼓勵、安慰、洞見、能量。

因為真正的目的,是幫助别人提高自己。

而不是展現自己的“優越感”。

當我們充滿關愛地提出建議時,相信我,别人會感受到,并且感激。


創業很多人沒有堅持最後一步(奮鬥不易多交朋友)4

我們讨論問題,并不是隻想知道“為什麼”,更要知道“怎麼辦”。

不是隻知道“原來是因為這樣”,更要明白“原來我還可以這樣”。

然後,去做。

因為,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在讨論結束之後,都要制定最小化的行動。

這個行動,足夠微小,足夠具體,但也足夠有效。

今天回去,我就要和員工進行1對1對談。

明天開始,我每個月就要研讀4份報告,驗證判斷我的想法和方向。

這些行動,量變産生質變,積少成多,積小成大,聚沙成塔。

對很多人而言,宏大的讨論,太多太多。但具體的行動,太少太少。

改變認知,隻是起點。改變行為,才是關鍵。


創業很多人沒有堅持最後一步(奮鬥不易多交朋友)5

創業,确實很不容易。

很多人也說,有點冷。

但是,冷的時候,更是打基本功的時候。冬天,就是來清除體弱者,讓更好的人,享受整個春天。

我希望你在前進的路上,能有朋友,能有夥伴。

能有人和你一起商量事兒,能有人明白你的焦慮和孤獨。

能有人陪伴你的成長,能有人祝賀你的成功。

然後,我們可以如野草瘋長,如劍筍挺拔。

創業維艱?

是的。

但創業維艱,我們也縱情向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