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生本來無去處心安之地是歸處

人生本來無去處心安之地是歸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8:53:14

馬上又要過年了,記得年輕的時候在外地上學,每年最盼望的就是過年,每到快放假時,都會早早地買好火車票,度日如年地盼望着踏上回家的路的那天到來。慢慢地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事業和自己的家,也買了車,回家的路也越修越好,可是自己卻離家也越來越遠,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關于過年回家,我曾經聽過一個非常暖心的說法:“隻有和父母在一起,才算是和這一年認真告别了。”

也許人生在世,所有的背井離鄉,都隻為最終榮歸故裡。

人生本來無去處心安之地是歸處(所有的背井離鄉)1

01

我曾經看過一部很催淚的微電影《盼》,裡面講述了位空巢老父親,天天數算着日子,盼望着過年和兒孫相聚。

臨近過年時,父親興沖沖地給大兒子打電話,沒想到大兒子以約見客戶為由,直接挂了電話。父親聽着電話那頭傳來的“嘟嘟”聲,心裡很落寞。

接着他又給小兒子打電話,小兒子說今年過年很忙,不回家。還沒等父親說一句話,小兒子也挂了電話。

這時,他接到女兒的電話,正要高興,卻聽到女兒說:“過年要加班,不回家。”

父親滿心悲涼地環視這熟悉的一切,心裡做了一個決定。他抹去眼淚,到了醫院,找到一個熟識的醫生,請求他打電話給三個孩子說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活不了多久了。

老大離家近,聽到消息先趕回了家。沒想到一進門卻看見一桌豐盛的飯菜,父親安然無恙。

大兒子很生氣,覺得父親這樣太過分了,他還有重要的客戶等着他呢,于是摔門而出。

他來到大街上,華燈璀璨,鞭炮聲不絕于耳,内心卻異常壓抑。這時,對面走來一個放煙花的小朋友,用稚嫩的聲音問:“叔叔,大過年的,怎麼不回家,一個人在溜達呢?”

看到這個天真的孩子,他蓦然想起曾幾何時自己也像他一樣,身邊有爸爸媽媽陪着一起放煙花,可是那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了。他鼻子一酸,眼淚就落下來了。他突然意識到,父親如今對他們日夜的期盼和思念,正如孩子當孩子時對父母的盼望和依戀啊。

想到這兒,他直奔回家,父親還在家裡等他,他愧疚地跪在地上,向父親認錯,并鄭重承諾:以後再忙,每個月都抽時間回來看望父親。

父母對子女的守望一直都在,我們卻讓他們等的太久太久。

作為子女,樹長千丈,落葉歸根。

人行萬裡,還要記得來時的路。

家裡有老父老母,家裡是剪不斷的臍帶血地,斷了筋骨,連着血脈。

人生本來無去處心安之地是歸處(所有的背井離鄉)2

02

董卿曾在《朗讀者》中說道:“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時想要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我們一生可以有很多去處,但能回的地方不多,或許隻有一兩個。”

有的人想回家,卻有家難回;而有的人,有家也不想回。

我的堂妹,大學畢業後就來到深圳,已經9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當年她本科畢業後想要繼續考研,父親沒有答應。父親做了一輩子的泥瓦工,省吃儉用,供堂妹念大學。能念完本科已經是父親盡了最大的努力。

可能是由于堂妹當時的渴望太強烈了,責怪父親不理解自己,至今不能諒解父親。

這些年很少給家裡打電話,也不願回家,就連父母要去看她,她都找借口拒絕。

直到有一天,父親查出身患重病,母親知道父親時日不多,就給女兒發了一條信息:“女兒,爸爸媽媽很想你,但不知道我們還能等你幾年?”

堂妹收到短信後,感覺情況不妙,匆忙料理了工作,請假回家了一趟。

望着病床上的父親,她既心酸又懊悔,淚流不止。她以為時間還久,人生還長,沒想到隻因為誤解,也不過是賭氣,就白白錯過那麼多寶貴的日子。

人生沒有重來,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

天下有多少留守老人在依着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一年又一年。

對于每一個遊子來說,離開家的那一刻,是我們成長的時刻,而懂得回家的意義,才是我們真正成熟的時刻。

父母子女之間能有什麼不可原諒的深仇大恨,如果真有一天父母離開了,這将是子女一生的遺憾和愧疚。

人生本來無去處心安之地是歸處(所有的背井離鄉)3

03

回家的路很短,有時隻需要一雙筷子的距離。

回家的路很長,有時還需要翻山越嶺。

在外工作的我,每到過年,對故鄉總有一種眷戀,對母親的菜肴更是想念,為了能回家,甚至一路站過28小時,都是常有的事。

有一年票特别緊張,我沒買到直達車票,隻能買從廣州到鄭州的票,再轉車到西安。火車上人滿為患,就是去趟洗手間都是一趟艱難的行程。時不時有餐車要經過,更是多一份擁擠。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我盡量不吃不喝。

到中轉站鄭州往往已是深更半夜,半夜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心裡倍感恐慌。

曆經20幾個小時的站立,再經過6個小時的長途汽車颠簸,回到西安,道路結冰,車也很少,往往隻能雇高價車回家。

這是最艱難的一次回家路。

然而,當我見到雙鬓斑白的父母那一刻,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卻沒想到,那竟是我們一家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團圓年。

幾個月後,父親突發重病,異常快速地離開人世。

傷痛不止的我,唯一略感慶幸的是,這麼多年來,我都盡可能地努力回家,讓父親感到欣慰和寬心,沒有給父親和自己留下遺憾。

至今,無論回家的路有多麼遙遠,我也要陪母親過年。

因為人生過一年,少一年。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人生本來無去處心安之地是歸處(所有的背井離鄉)4

04

有一種成熟,叫我要回家;有一種孝道,叫陪伴父母。

朋友阿文在省城工作,日夜奮戰,連續搶了5天,終于搶到過節回家的票,心裡那個激動真是無以言表。

一大早,他拎着大包小包,排着長長的隊,總算進站了。

經過一路颠簸,終于快到家了,突然領導打來電話,說有緊急工作,必須讓阿文處理。

阿文很無奈地答應了。他回複領導,趕明天早上第一班車回去。

阿文到家了,年邁的父母特别開心。但是因為很突然,母親沒有準備豐盛的飯菜。阿文說自己最愛吃的是母親包的酸菜餡兒餃子,可是明天就要走了。

父母很驚訝地說:“怎麼剛回來,就要走呀。”阿文說沒辦法,領導安排的工作很急。

兒子的一句無心的話:要吃酸菜餃子,母親卻放在心裡。

等阿文睡着了,母親打着手電筒,冒着風雪,踉踉跄跄地走了很長一段山路,來到三嬸家,叫開門,借了一些酸菜回家。連夜晚,老兩口一起剁餡兒,和面,擀皮。

早晨五點鐘,香噴噴的餃子出鍋了,兒子很驚訝,吃着餃子,但眼角溢出了眼淚。

吃完飯,母親收拾碗筷時,手在顫抖,以緻把碗摔碎了,他還沒在意。當他在櫃子取行李時,發現母親的病例,父親說:“你媽得了帕金森症,怕你擔心,一直沒告訴你。”

當他提着行李和父母告别時,腳步如此沉重,心裡百般惆怅。

公交車來了,他因為放心不下母親,就沒有上車,而是給領導打電話,說母親身體不好,他想多陪陪母親幾天。

幸運的是領導答應了。

這下,一家人總算可以過個團圓年了。

人生本來無去處心安之地是歸處(所有的背井離鄉)5

莫泊桑曾說:“人世間最美的情景,是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

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能帶着一份愛心與孝心回家,陪伴他們,傾聽他們。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百善孝為先,春節回家,能陪伴父母就是一種孝順,也是父母們深情的盼望。

過年回家會讓我們的心與父母連接,讓我們在濃濃的儀式感裡,與父母一起享受歲月靜好,也與過去認真告别,給生命加足馬力,在父母的愛與守望中,繼續前行。

萬水千山再美,都不及回家的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