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鬼谷子之本經陰符七術學習

鬼谷子之本經陰符七術學習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18:25:50

這幾天閑翻書,偶爾翻開這個《本經陰符七術》,聽名字是不是感覺像是什麼符令之類的?其實卻是地地道道的養生經,本是根本的意思,陰符代表着隐秘、變化,論的是精神修養。

#清風計劃# 和孔子、孟子乃至老子比起來,鬼谷子顯然神秘得多,這位縱橫家的鼻祖,有着兩位鼎鼎大名的徒弟——蘇秦、張儀,也有說孫膑、龐涓也是他的弟子,總之都很有名就是啦。

鬼谷子之本經陰符七術學習(鬼谷子的養生經)1

鬼谷先生據說本名王诩,生活在春秋時代,因為在清溪鬼谷隐居,所以稱為鬼谷先生,這《本經陰符七術》是《鬼谷子》的下卷。

《本經陰符七術》共七篇,每天我會發一篇的,不過嘛,才疏學淺,如有失誤,可以指正但不要噴我啊!

原文:《本經陰符七術》之一

盛神法五龍,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德為之大;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

生受之天,謂之真人;真人者,與天為一。内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于物化。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于心術,心無其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之謂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和。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于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産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志。

鬼谷子之本經陰符七術學習(鬼谷子的養生經)2

譯文如下:

(一個人),想要讓精神充沛旺盛,可以效法五龍(五行之龍,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變化)。充沛的精神中,包含着五髒之精氣,而精神則統領着五髒的精氣,心則是精神之所寄之舍,高尚的品德可以讓精神更加充沛、偉大,所以蓄養精神的方法,可以歸入“道“之中。

道是什麼?是天地的初始,由道産生一,是萬物的開端。萬物的創造,天的出現,道中包容着無形的化育之氣,在天地産生之前就已經形成了,看不見它的形狀,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隻好把它叫做"神靈"。所以,道是神明的本源,一則是變化的開端。所以,人需要用德行來滋養五髒精氣,心能夠守住一,才能把握這個方法。所謂方法,就是心氣按照一定規律活動的結果,而精神則是它的使者。人體有九竅及各種器官,都是氣所進出的門戶,而心是它們的總管。

能受之于天,從上天直接獲得道的人,稱為真人;真人嘛,是和上天為一體的人。通過後天的學習、磨煉而掌握了道的人,稱為聖人;聖人嘛,是通過觸類旁通而掌握了道的人。所以,人的生命、身體,是出于天地的造化之功。人了解世間各類事物,是通過九竅,有疑惑不解的之處,則要通過心的思考而結合道、使用術來判斷,心中如果不懂得道更沒有術,則一定不會是通達之人。

鬼谷子之本經陰符七術學習(鬼谷子的養生經)3

通達的人,五髒精氣可以得到滋養,此時要務則在舍中精神,讓精神保持鎮靜專注,這就叫做“化”,也就是與天地造化相符的境界。“化”有五氣,分别是志、思、神、心、德,精神是其中的統領。甯靜祥和的人才能夠滋養氣,養住氣就能夠令志、思、神等達到和諧,不衰不敗,并可以向四方散發出威勢,也就沒有什麼事達不到,氣長存于舍而不散,這就叫做神化歸于一身,也就叫做真人了。真人,就是與天同道合一,堅守“一”并且産生、滋養萬物,懷着上天造化萬物之心,讓道德施行,以無為之道包容志慮、思意而發出威勢的人。士人通曉了這個道理,精神就會充沛、旺盛,也才能夠培養情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