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3日,張某因腹脹、納差加重來到我院腫瘤科找張醫生進行診治,通過張醫生的問診,了解到張某已經發現十二指腸占位1年多了,2019年12月在安徽省立醫院行磁共振檢查提示十二指腸占位,梗阻性黃疸。
據張某以往病例報告了解到,張某于2019年6月,因“惡心嘔吐1周餘”于安徽省立醫院進行了CT檢查:十二指腸軟組織影,考慮惡性腫瘤伴腸系膜上靜脈、門靜脈癌栓可能,膽囊結石、脾大,後在該院做手術,未找到惡性腫瘤細胞。其後未行特别治療。2020年4月患者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入住我科,2020年4月14日于我科行十二指腸穿刺活檢術,病理:(十二指腸穿刺組織)鏡下纖維脂肪組織中見極少量異型腺上皮,組織較少,請結合臨床。2020年04月20日于我科行CT引導下經皮肝内膽管穿刺引流術(PTCD),術後膽汁引流通暢,每天引流墨綠色膽汁600-800ml,患者皮膚鞏膜黃染逐漸消退。2020年07月患者因膽管引流管不慎脫出在我科更換膽管引流管,此時患者十二指腸占位還未能明确。其後患者輾轉就診省内外多家三級醫院,均表示膽管引流是目前唯一的選擇。衆所周知,病理是腫瘤診斷的金标準,腫瘤放化療等治療必須取得病理診斷才能抗腫瘤治療(肝癌除外)。面對患者求生的欲望,腫瘤科組織科内大讨論,一緻認為:患者經過1次手術、1次穿刺活檢仍未找到癌細胞,無法病理診斷,也就無法進一步治療,但患者症狀、影像學符合腫瘤診斷,在和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于2021年1月13日再次行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經過5天緊張的等待,終于得到病理診斷:十二指腸腺癌,診斷明确。患者流出了久違的笑容。
病理檢查報告
放療前
家人看着患者每天不能吃飯,膽汁每天從管子裡往外流,心裡不是滋味。手術、放療、化療是腫瘤治療三大主要手段,由于患者腫瘤巨大,外科手術是不能了,患者肝功能異常,暫不适合化療,目前隻有放療了。查閱各種腫瘤診療指南、規範,對于十二指腸癌的叙述很少,足見十二指腸癌治療的難度之大,與患者及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後,确定予以十二指腸局部腫瘤及轉移淋巴結放療。考慮到患者病竈緊貼肝髒,胃,小腸,脊髓等重要髒器,放療劑量低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達到治療劑量又可能小腸,肝髒,脊髓等重要髒器造成不可逆損傷。
放療後
放療後,拔除引流管前,幾乎無膽汁排出
2021年1月25日我向醫院分管放療過院長彙報患者情況,考慮到患者病情極其複雜,在過院長協調下,邀請省立醫院放療科程勇教授及省立醫院高級放療物理師吳愛東教授為患者會診,兩位教授不顧舟車勞頓趕赴我院共同為患者制定放療計劃,CT定位:掃描範圍上起肝上緣下至髂前上棘水平,設定靶區制定計劃行姑息放療,計劃靶區劑量:臨床可見病竈外擴0.5cm,DT:50Gy/25f,常規分割,經過反複修改、論證、再修改、再論證... 從上午11點直到下午3點,計劃終于順利完成,兩位教授終于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治療到将近一半的時候,患者高興地對我說,董主任,你看,我的管子怎麼從昨天到現在不流膽汁了,我又問了一句:你的大便現在是什麼顔色的,患者說,大便變黃了,衆所周知,患者十二指腸腫瘤經過放療腫塊縮小,接觸膽總管的壓迫,膽汁經過膽總管引流到腸道,所以就出現了患者所說的膽汁不外流了,大便變黃了,我在心裡竊喜,患者病情改善了。這個時候患者複查肝功能恢複基本正常了,開始給與替吉奧口服同步化療,至放療結束,患者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2021年3月1日複查CT
放療後患者食欲改善、腹部疼痛症狀消失,KPS評分放療前70分提高到90分,3月1日複查上腹部CT:十二指腸腫瘤縮小,肝内膽管未見明顯歐張,順利拔除引流膽管。目前患者拔除膽道引流管3天,皮膚無黃染,大便淡黃色,無乏力,無腹脹。
患者出院時激動地幾度哽咽,說:“沒想過到帶了近1年的引流管還能拔除、沒想到自己的大便能再次恢複黃色,更沒想到真的能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療技術,在這裡由衷的感謝腫瘤科各位醫生護士精心的治療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