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學習筆記(二)平仄
源于《詩詞寫作入門》
二,平仄
現代漢語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古代的四聲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唐代《元和韻譜》裡說:“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對現代漢語來說,平聲是指,陰平和陽平,仄聲是指上聲和去聲。而古代的“平”是:指平聲,“仄”是指上、去、入三聲。“仄”就是“側”,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就是比較平直的意思。
現在我們讀一首詩來感受一下: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方能沒馬蹄。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愛東湖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交錯,讀起來錯落有緻,長短結合,高低悠揚,琅琅上口,一首詩是否上口、有美感,與它的平仄有很大關系,詩的格律最核的精華就是平仄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