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什麼叫「遷黑車」。
在車輛買賣形式中,有種方式叫外遷。
正常的外遷流程應該是這樣的,比如我賣了一台京牌汽車給外地朋友,那麼我需要拿着他的身份證,去北京車管所辦理外遷手續。
先把檔案從北京車管所提出來,然後把挂着臨牌的車子發走,外地朋友接到車和手續之後,直接去當地車管所上牌即可。
但遷黑車恰恰就是提檔而不落戶,手續拿着,就是不去車管所上牌,等車輛臨時牌照過期之後,這輛車就自然而然變成了黑車狀态,這就是所謂的「遷黑車」。
遷黑車一般都是老車,在58同城上随處可見。描寫狀态一般都會是這樣的:已外遷,外遷了,懂的來玩吧。帶原車牌直接開走。
這些老車排放标準很低,賣又賣不了幾個錢,報廢程序又特别繁瑣,指标騰出來時間又長。如果是放在外地,有很多朋友可能就直接不賣了,扔路邊任由其自生自滅。但北京的車涉及到指标問題,不賣又不行。
所以很多人才會選擇将車輛遷黑,指标很快就能騰出來。
遷黑車在那些「5 6 7 8線城市」,應用比較多。當地政策比較寬松,交警一般也懶得查。這就是遷黑車使用的天堂。
不用交車船稅,不用交強險,加油就走。壞了就修,修不好就丢路邊直接扔了,反正也沒多少錢。
反正每個月從北京流出去的遷黑車,大概有三五千台。有專門的販子玩這個。
好了,說完遷黑車的曆史,接下來聊聊這台歐寶本身。
歐寶喜歡用「A」「B」「C」來區分代數,然後到第四代可能就換個名字重新來。比如威達到第四代就改叫「Insignia英速亞」了。
這台「威達B」顯然就是威達的第二代車型。1995款的「威達B」還不幸在13年被TopGear點名為“過去20年最爛的13款車型之一”。
不過我這輛是「99年7月」出廠的,已經是中期改款後的了,所以大猩猩說的肯定不是我的車。
我真的特别喜歡這個從機蓋延伸到後視鏡的線條。
在我看來,這輛18年前的車現在真心不算過時,那個年代最喜歡用的扁平化設計語言,在它身上毫無體現。
退一萬步說,難道它會比還在路上跑的老三樣過時?
歐寶的中國行跟它的标志一樣,「閃電」般而來,「閃電」般離去,2015年就被逼着回老家了。
歐寶是德國品牌在中國混得最差的一個,想想腦滿腸肥的BBA、保時捷、沃爾夫斯堡大衆,哪一個在中國混得不是風生水起?
就連德系四大豪華品牌之一的“寶沃”最近都抱我天朝北汽福田大腿而複活,想到這裡,歐寶45度角仰望歐羅巴天空的時候,眼角應該有淚劃過。
「威達」在内地知名度還不如「賽歐」。但是說「威達B」再發展兩代成了「君威」可能大家就能清楚點。
「君威」基本就是「歐寶英速亞」的換标車。
歐寶一直是通用在歐洲的打手,在中國也想盡力做到無處不在,可惜有心無力。它的所有爆款車,都被通用挂了别克标,自己旗下的車寥寥無幾,存在感非常低。
這就好比在4S店賣車一樣,客戶的咨詢電話歐寶接的,來了三次都是歐寶接待,價格裝飾都是歐寶談的。
結果别克把合同簽了,績效全算到了别克身上。
因為别克是老闆通用的兒子,歐寶隻是買來的工人而已。
沒錯,歐寶潛心為通用打造一系列在中國的爆款,最後人民卻隻記住了别克。
這車養護得極好,即使是遷黑狀态,也随便能賣到好幾千。但車主沒有資源,短時間内更是找不到買家。
這輛車的車況好到令人發指。
老車上常見的各種問題,類似各種異響、發動機抖動、哮喘,點火困難,加速無力等等,它一個都沒有。
放了20多天之後,點火也是一把就着,空調效果好到把水放到出風口的話,半個小時可以變成冰鎮冷飲。
一輛十八年的車居然隻是拆過「前杠」和「左前翼子闆」,這得需要多好的技術和運氣才能做到。
其實兩邊「懸挂」也都拆過,「發動機」也挪下來過。
不過白送的車,誰還會計較車況?平常買二手車也一樣,車好價格貴,車差價格低。隻要沒把糟車賣你精品價,就已經算是業界良心了。
再說快20年的車,壞避震和大修發動機沒經曆過才不正常。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
非要挑點骨頭就是會「漏機油」,不過也僅僅隻是表面因此沾上了大量灰塵。從洩露程度看,自制力比很多大衆、奧迪,強上不隻一輛寶馬。
我非常想說,這輛車配置奇高。
「機蓋」居然是液壓的。
從外面看有透鏡的大燈,從機艙裡看真的是「氙氣燈」。
不知道這是原廠的,還是車主後加的。
前輪竟然用了「通風碟」。
等到你走進車内,隻要5分鐘,你對這輛車估計會從裡到外滿是愛。
沒有現在用不上的磁帶機,卻配了「6碟CD機」。按下code鍵還能開啟神秘世界的小門。
有「胎壓監測」,開啟後儀表會有個燈。
有「S檔」,雖然跟沒有差不多。
居然還有「雪地模式」。雖然我不知道一個前驅車的雪地模式效果如何。
外後視鏡能「電動調節」和「電加熱」。
有多大就能開多大的天窗,現在很多車都做不到。
車門都是絨布面闆,可以推測原車座椅也是同樣的材質。
車主後面換成了工藝非常精湛的「皮座椅」,而且成色特别新,填充物飽滿,摸上去就像我的美臀。
我真的覺得後排要多說幾句,皮沙發不僅舒服,厲害的是花樣特别多。
這車原來座椅是絨布的,真皮是後換的。
嶄新的真皮搭配幾乎沒有什麼磨損的内飾,這簡直就是準新車的内飾狀況。
然而無奈的是,就是這樣一台車況、成色都非常巅峰的汽車,卻因為各種各樣無形的限制,逼得它不得不遷黑。
(誰說我國沒有汽車文化的?你能在21世紀的歐美買到這麼經典的全新車嗎?)
我們國家很多老車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尴尬狀況,明明車況還很好,卻因為所謂的環保被一刀切了。
本來我國汽車曆史就非常短暫,幾乎還沒有形成獨有的汽車文化。而經典老車一台一台離我們遠去,每每思之無不痛心疾首。
非要把那些經典老車全都壓成廢鐵,北京就能藍天白雲?罪魁禍首不應該是那些不達标的煤礦作坊和污染工廠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