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舉國哀嚎,作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去世,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國之巨人。袁爺爺一生緻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與實踐,讓國人吃飽飯,吃好飯,使中國的水稻産量一直就是全球第一。
我們都說雜交水稻讓中國人,讓世界人吃飽了飯,但在市場上卻很難買到雜交水稻,難道是我們種植面積小?雜交水稻隻有一部分人再吃?為什麼市場上很難買到雜交水稻呢?其實事實并不是你想象的樣子!
截止2019年,我國種植雜交水稻的面積已經達到1333萬公頃,占水稻種植面積的51%,而其産量也達到了水稻産量的58%。
可以這麼說,國内目前水稻産量的一般都是雜交水稻。在産量上雜交水稻更有不可比拟的優勢,全國水稻平均單産為6.4噸每公頃,而雜交水稻的單産能達到7.5噸每公頃。
同樣是種植面積,如果單純的種植雜交水稻,其産量可以增加30%左右。每年增長的糧食就可以供近1億人的食用。
當然,這其中離不開袁爺爺的功勞,在建國之初,很多敵對勢力就一直想看我們的笑話,看我們怎麼養活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雜交水稻橫空出世,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袁隆平的代領下,我國水稻單産不斷的打破記錄,從畝産700公斤,到800公斤,900公斤,一直到現在的1000公斤,1100公斤,不斷的刷新着自己的記錄。
2020年全國稻谷産量4237億斤,比上年增長45億斤,同比增長0.9%。而這其中有一半的是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的産量如此知道,在市場上卻很難買到,那麼這麼多雜交水稻都去哪了呢?
雜交水稻追求的是産量,并不是質量。我們都知道雜交水稻的口感并不好,或者說雜交水稻的口感并不适合國人的胃口,即使你買了雜交水稻可能吃的次數反而會減少了。
雜交水稻追求的是産量,畝産1100斤的雜交水稻在産量上可以甩開所有的普通水稻幾條街。
雜交水稻的産量是糧食穩定的基礎,隻有有雜交水稻這個“重型武器”,我們的糧食才能高枕無憂,保證我們的糧食安全。
雜交水稻不僅産量高,而且易種植,一年可以種兩茬收兩茬,也可以種三茬收三茬,同時又有如此之高的産量,是真正的大國基石。
那麼,我們每年種植這麼多的雜交水稻都到哪去了呢?
首先雜交水稻會作為一種糧食儲備。雜交水稻更多會作為糧食儲備,每年都會大量的儲備在國家的糧食庫内,作為糧食安全的保證。
而經過儲備變為陳糧的雜交水稻則有兩個去出,一就是經過加工以後出口到國外,畢竟在全球還我很多國家吃不上飯,而我國的雜交水稻出口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還有一部分,會進入到工業需求裡面,直接變成飼料或者用于工業用途,還有一部分則會被用來釀酒。
在人們生活日趨富裕的今天,我們有很多選擇,而我們更多的會選擇口感好,營養豐富的小衆水稻産品,來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
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了雜交水稻的重要性,即使哪一天糧食安全真的被提到日程上,我們除了常規的水稻,還有雜交水稻這個大依靠,能讓我們吃飽肚子,不至于挨餓,其實這才是雜交水稻存在的真正意義所在。
#三農高熱選題創作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