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音樂谷”地處武漢兩江四岸核心,東至首義路、南至武船改造區、西至臨江大道、北至武珞路。其所處依山傍水,文化底蘊濃厚,具備較高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長期以來,武漢市極為重視“華中音樂谷”建設項目,充分發揮武漢音樂學院學術和專業優勢,整合多方資源,打造以音樂産業為引領的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
目前已初步形成的項目方案中拟打造600米長的線性音樂活力街區,商業開發規模約1.6萬方,LOFT開發規模約3.1萬方,包含活力街區、露天音樂廣場、室内演奏館等。
作者 華中城市研究院院長馮煜晖
武漢音樂學院是我國中部地區唯一獨立設置的高等音樂學府。1953年,由中南文藝學院、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和廣西省立藝術專科學校之音樂部分組建而成的中南音樂專科學校,是武漢音樂學院的建校起點。其前身包括武昌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1930)、湖南省立音樂專科學校(1947)、廣西省立藝術專科學校(1946)、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1938)、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1947)和香港中華音樂院(1947)等,她們共同構成了武漢音樂學院豐富多樣、積澱深厚的音樂教育曆史傳承。1958年中南音樂專科學校與武漢藝術師範學院合并組建湖北藝術學院。1985年改建定名為武漢音樂學院。
是湖北省首批國内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音樂與舞蹈學是湖北省首批國内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有音樂與舞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和藝術碩士(音樂、舞蹈領域)專業學位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作曲系、音樂學系、中樂系、鋼琴系、管弦系、聲樂系、舞蹈系、音樂教育學院、演藝學院、研究生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基礎課部、繼續教育學院(含成人本科教育)、附中(附小)等教學單位。有音樂附小、音樂附中、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的教育層級。
學校音樂表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全國2個音樂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之一,學校9個本科專業中,音樂表演、音樂學、錄音藝術3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音樂表演、音樂學、錄音藝術、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5個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舞蹈編導專業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音樂谷積極與武漢音樂學院合作,打造有機融合創意辦公、SOHO居住、商業休閑、音樂藝術推廣展示等功能,湖北省模範監獄舊址将被活化利用為藝術博物館,總體開發規模0.4萬方,為華中音樂谷拓寬具備潛力的發展空間。同時,積極對标對表國内成功先進案例,拓寬思路,抓好音樂谷産業招商工作,先後跟蹤對接泛德音樂、VAC、SONY音樂等企業,為推動音樂社區和音樂空間建設、演藝活動的開展、培養音樂人才奠定基礎。
将武船片11條微循環道路和配套電力設施建設納入武船基礎設施包,落實項目資金來源。區城建系統各單位密切配合,推動音樂谷周邊疏解道路建設,并委托專業部門對區域慢行交通體系進行規劃,構建更加便捷、綠色出行交通體系,加強對音樂谷規劃片區周邊的拆違控違力度和門面招牌、景觀亮化等環境整治力度,結合都司湖公園建設方案完善和百裡長江生态廊道中音樂元素的搭建融入工作,為華中音樂谷建設打下堅實的環境基礎。
同時,串聯華中音樂谷和戶部巷、昙華林、都府堤等片區,形成聯動效應,深入發掘革命文化元素,邀請音樂專家人才将革命元素融入藝術作品中,講好武昌革命文化音樂故事,并借助“首義品牌”“春天的旋律”等文化展演進景區等活動創意組織相關專業單位舉辦惠民音樂演出,讓音樂藝術氛圍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出了“打造世界級音樂文化水岸、争創國家級音樂産業基地、營建國際化音樂活力城區”的願景。同時,主動開展片區産業規劃研究,積極與仲量聯行測量師事務所(上海)開展合作協商,初步完成華中音樂谷産業策劃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