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登高作詩,真是千古一人!
登樓有《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山有《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望嶽》
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看看,都是旁若無人的登峰造極之作!
登高望遠,自古以來是抒懷作文雅事。
算起來,古代詩人,作家,如崔颢“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王之渙“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杜審言“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王勃《滕王閣序》“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鹜齊飛”,範仲淹《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許渾“山雨欲來風滿樓”,王維九月重陽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商隐《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基本上,很多大詩人,作家,都是曾有一首登高詩名震天下,劍走偏鋒,即使一招鮮,走遍天下,也可算文壇的頂尖劍客!
但是,那麼多的詩人和名作,若論集大成者,名門正派e絕頂高手,隻有太白的登山登樓詩可以與詩聖一較高下,所向披靡,而且似乎還稍遜老杜一籌!
看看詩仙的登高望遠詩歌:
看看李白的這首《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别武功去,何時複見還。《獨坐敬亭山》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九日登山》
唐代: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
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
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
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湧琴高,白龜道馮夷。
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複幾人在?
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
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
賓随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别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詩仙詩聖,名不虛傳!一時瑜亮,論文學藝術,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高峰!
可惜,老杜生活時代,大唐由盛轉衰階段,要不然,在盛唐時期,讓老杜登上當時世界最強的大唐帝國之都長安,繡口一噴,不知道能寫出何等壯觀無匹的登樓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