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7:37:48

這些是我搜集整理有關于室内設計-樓梯設計的資料在這裡分享給大家!這裡隻是其中的冰山一角!需要整套資料

關注 點贊 轉發 看完尾部有驚喜!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1

5.1 樓梯概述

房屋各個不同樓層之間需設置上下交通聯系的設施,這些設施有樓梯、電梯、自動扶梯、爬梯、坡道、台階等。樓梯作為豎向交通和人員緊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設施,使用最廣泛;電梯主要用于高層建築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築;自動扶梯用于人流量大的場所;爬梯用于消防和檢修;坡道用于建築物入口處方便行車用;台階用于室内外高差之間的聯系。

5.1.1 樓梯的作用

樓梯作為建築物垂直交通設施之一,首要的作用是聯系上下交通通行;其次,樓梯作為建築物主體結構還起着承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樓梯有安全疏散、美觀裝飾等功能。

設有電梯或自動扶梯等垂直交通設施的建築物也必須同時設有樓梯。在設計中要求樓梯堅固、耐久、安全、防火;做到上下通行方便,便于搬運家具物品,有足夠的通行寬度和疏散能力。

5.1.2 樓梯的組成

樓梯一般由樓梯段、樓梯平台、欄杆(或欄闆)和扶手三部分組成,如圖2-5-1。樓梯所處的空間稱為樓梯間。

1.樓梯段

樓梯段又稱樓梯跑,是樓層之間的傾斜構件,同時也是樓梯的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它由若幹個踏步組成。為減少人們上下樓梯時的疲勞和适應人們行走的習慣,一個樓梯段的踏步數要求最多不超過18級,最少不少于3級。

2.樓梯平台

樓梯平台是指樓梯梯段與樓面連接的水平段或連接兩個梯段之間的水平段,供樓梯轉折或使用者略作休息之用。平台的标高有時與某個樓層相一緻,有時介于兩個樓層之間。與樓層标高相一緻的平台稱為樓層平台,介于兩個樓層之間的平台稱為中間平台。

3.樓梯梯井

樓梯的兩梯段或三梯段之間形成的豎向空隙稱為梯井。在住宅建築和公共建築中,根據使用和空間效果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取值。住宅建築應盡量減小梯井寬度,以增大梯段淨寬,一般取值為100~200mm。公共建築梯井寬度的取值一般不小于160mm,并應滿足消防要求。

4.欄杆(欄闆)和扶手

欄杆(欄闆)和扶手是樓梯段的安全設施,一般設置在梯段和平台的臨空邊緣。要求它必須堅固可靠,有足夠的安全高度,并應在其上部設置供人們的手扶持用的扶手。在公共建築中,當樓梯段較寬時,常在樓梯段和平台靠牆一側設置靠牆扶手。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2

圖2-5-1 樓梯的組成

5.1.3 樓梯的設計要求

樓梯作為建築空間豎向聯系的主要部件,其位置應明顯,起到提示引導人流的作用,并要充分考慮其造型美觀,人流通行順暢,行走舒适,結合堅固,防火安全,同時還應滿足施工和經濟條件的要求。因此.需要合理地選擇樓梯的形式、坡度、材料、構造做法,精心地處理好其細部構造,設計時需綜合權衡這些因素。

1.作為主要樓梯,應與主要出入口鄰近,且位置明顯;同時還應避免垂直交通與水平交通在交接處擁擠、堵塞。

2.樓梯的間距,數量及寬度應經過計算滿足防火疏散要求。樓梯間内不得有影響疏散的凸出部分,以免擠傷人。樓梯間除允許直接對外開窗采光外,不得向室内任何房間開窗;樓梯間四周牆壁必須為防火牆;對防火要求高的建築物特别是高層建築,應設計成封閉式樓梯或防煙樓梯。

3.樓梯間必須有良好的自然采光。

5.1.4 樓梯的類型

建築中樓梯的形式較多,樓梯的分類一般可按以下原則進行:

1.按樓梯的材料分類。有鋼筋混凝土樓梯、鋼樓梯、木樓梯及組合材料樓梯。

2.按照樓梯的位置分類。有室内樓梯和室外樓梯。

3.按照樓梯的使用性質分類。有主要樓梯、輔助樓梯、疏散樓梯及消防樓梯。

4.按照樓梯間的平面形式分類。有開敞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如圖2-5-2所示。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3

圖2-5-2 樓梯間平面形式

5.按樓梯的平面形式分類。

按樓梯的平面的形式不同,可分為如下幾種:

(1)單跑樓梯 見圖2-5-3(a)

單跑樓梯不設中間平台,由于其梯段踏步數不能超過18步,所以一般用于層高較少的建築内。

(2)交叉式樓梯 見圖2-5-3(b)

由兩個直行單跑梯段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的人流量較大,且為上下樓層的人流提供

了兩個方向,對于空間開敞,樓層人流多方向進入有利,但僅适合于層高小的建築。

(3)雙跑樓梯 見圖2-5-3(c)、(d)、(e)。

雙跑樓梯由兩個梯段組成,中間設休息平台。圖2-5-3(c)為雙跑折梯,這種樓梯可通過平台改變人流方向,導向較自由。折角可改變,當折角≥90°時,由于其行進方向似直行雙跑梯,故常用于僅上二層樓的門廳、大廳等處。當折角<90°成銳角時,往往用于不規則樓梯間中。

圖2-5-3(d)為雙跑直樓梯。直樓梯也可以是多跑(超過二個梯段)的,用于層高較高的樓層或連續上幾層的高空間。這種樓梯給人以直接、順暢的感受,導向性強,在公共建築中常用于人流較多的大廳。用在多層樓面時會增加交通面積并加長人流行走的距離。

圖2-5-3(e)為雙跑平行樓梯,這種樓梯由于上完一層樓剛好回到原起步方位,與樓梯上升的空間回轉往複性吻合,比直跑樓梯省面積并縮短人流行走距離,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樓梯形式。

(4)雙分雙合式平行樓梯 見圖2-5-3(f)、(g)

圖2-5-3(f)為雙分式平行樓梯,這種形式是在雙跑平行樓梯基礎上演變出來的。第一跑位置居中且較寬,到達中間平台後分開兩邊上,第二跑一般是第一跑的二分之一寬,兩邊加在一起與第一跑等寬。通常用在人流多,需要梯段寬度較大時。由于其造型嚴謹對稱,經常被用作辦公建築門廳中的主樓梯。如圖2-5-3(g)所示為雙合式平行樓梯,情況與雙分式樓梯相似。

(5)剪刀式樓梯 見圖2-5-3(h)

剪刀式樓梯實際上是由兩個雙跑直樓梯交叉并列布置而形成的。它既增大了人流通行能

力,又為人流變換行進方向提供了方便。适用于商場、多層食堂等人流量大,且行進方向有多

向性選擇要求的建築中。

(6)轉折式三跑樓梯 見圖2-5-3(i

這種樓梯中部形成較大梯井,有時可利用作電梯井位置。由于有三跑梯段,踏步數量較多,常用于層高較大的公共建築中。

(7)螺旋樓梯 見圖2-5-3(j

螺旋樓梯平面呈圓形,通常中間設一根圓柱,用來懸挑支承扇形踏步闆。由于踏步外側寬

度較大,并形成較陡的坡度,行走時不安全,所以這種樓梯不能用作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樓梯。

螺旋樓梯構造複雜,但由于其流線形造形比較優美,故常作為觀賞樓梯。

(8)弧形樓梯 見圖2-5-3(k)

弧形樓梯的圓弧曲率半徑較大,其扇形踏步的内側寬度也較大,使坡度不緻于過陡。一般

規定這類樓梯的扇形踏步上、下級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過10°,且每級離内扶手0.25m處的踏步寬度超過0.22m時,可用作疏散樓梯。弧形樓梯常用作布置在大空間公共建築門廳裡,用來通行一至二層之間較多的人流,也豐富和活躍了空間處理。但其結構和施工難度較大,成本高。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4

圖2-5-3 樓梯形式示意

5.1.5 樓梯的尺度

樓梯涉及到梯段、踏步、平台、淨空高度等多個尺寸,如圖2-5-4所示。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5

圖2-5-4 樓梯各部分尺度

1.樓梯段的寬度

樓梯段寬度是指牆面至扶手中心線或扶手中心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如圖2-5-5所示。樓梯段的寬度除應符合防火規範的規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樓梯的梯段寬度應根據建築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寬為0.55+(0~0.15) m的人流股數确定,并不應少于兩股人流。0~0.15m為人流在行進中人體的擺幅,公共建築人流衆多的場所應取上限值。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6

圖2-5-5 樓梯間平面

樓梯應至少于一側設扶手,梯段淨寬達三股人流時應兩側設扶手,達四股人流時宜加設中間扶手。每個梯段的踏步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于3級。

2.樓梯平台深度

樓梯平台是連接樓地面與梯段端部的水平部分,有中間平台和樓層平台,平台 深度不應小于樓梯梯段的寬度,并不應小于1.2m,當有搬運大型物件需要時應适當加寬。但直跑樓梯的中間平台深度以及通向走廊的開敞式樓梯樓層平台深度,可不受此限制,如圖2-5-6所示。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7

圖2-5-6 樓梯平台深度

3.樓梯的坡度與踏步尺寸

樓梯的坡度是指梯段的坡度,即樓梯段的傾斜角度。如圖2-5-7所示。它有兩種表示方法,即角度法和比值法。用樓梯段與水平面的傾斜夾角來表示樓梯坡度的方法稱為角度法;用樓梯段在垂直面上的投影高度與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長度的比值來表示樓梯坡度的方法稱為比值法。

一般來說,樓梯的坡度越大,樓梯段的水平投影長度越短,樓梯占地面積就越小,越經濟,但行走吃力;反之,樓梯的坡度越小,行走較舒适,但占地面積大,不經濟。所以,在确定樓梯坡度時,應綜合考慮使用和經濟因素。

一般樓梯的坡度範圍在23°~45°,适宜的坡度為30°左右。坡度過小時(小于23°),可做成坡道;坡度過大時(大于45°),可做成爬梯。公共建築的樓梯坡度較平緩,常用26°34′(正切為1/2)左右。住宅中的共用樓梯坡度可稍陡些,常用33°42′(正切為1/1.5)左右。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8

圖2-5-7 樓梯間剖面

樓梯坡度一般不宜超過38°,供少量人流通行的内部交通樓梯,坡度可适當加大。樓梯、坡道、爬梯的坡度範圍如圖2-5-8。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9

圖2-5-8 樓梯、台階和坡道坡度的适用範圍

樓梯的坡度取決于踏步的高度與寬度之比,因此必須選擇合适的踏步尺寸以控制坡度。踏步高度與人們的步距有關,寬度則應與人腳長度相适應。确定和計算踏步尺寸的方法和公式有很多,通常采用兩倍的踏步高度加踏步寬度等于一般人行走時的步距的經驗公式确定,即:

2hb=600~620 mm

式中 h一踏步高度,

b一踏步寬度。

600~620 mm為一般人行走時的平均步距。

民用建築中,樓梯踏步的最小寬度與最大高度的限制值,見表2-5-1。

樓梯踏步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mm)

對成年人而言,樓梯踏步高度以150mm左右較為舒适,不應高于175mm。踏步的寬度以300mm左右為宜,不應窄于250mm。當踏步寬度過大時,将導緻梯段長度增加;而踏步寬度過窄時,會使人們行走時産生危險。在實際中經常采用出挑踏步面的方法,使得在梯段總長度不變情況下增長踏步面寬(如圖2-5-9)。一般踏步的出挑長度為20~30mm。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10

增加踏步寬度的方法

4.樓梯欄杆扶手的高度

樓梯欄杆扶手的高度,指踏步前沿至扶手頂面的垂直距離。樓梯扶手的高度與樓梯的坡度、樓梯的使用要求有關,很陡的樓梯,扶手的高度矮些,坡度平緩時高度可稍大。在30o左右的坡度下常采用900mm ;兒童使用的樓梯一般為600mm。對一般室内樓梯≥900mm,通常取l000mm。靠梯井一側水平欄杆長度>500mm,其高度≥1000mm,室外樓梯欄杆高≥1050 mm。高層建築的欄杆高度應再适當提高,但不宜超過1200mm。

樓梯的淨空高度

樓梯的淨空高度包括樓梯段間的淨高和平台上的淨空高度。樓梯段間的淨高是指梯段空間的最小高度,即下層梯段踏步前緣至其正上方梯段下表面的垂直距離,梯段間的淨高與人體尺度、樓梯的坡度有關;平台過道處的淨高是指平台過道地面至上部結構最低點(通常為平台梁)的垂直距離。在确定這兩個淨高時,還應充分考慮人們肩扛物品對空間的實際需要,避免由于碰頭而産生壓抑感。我國規定,樓梯段間淨高不應小于2. 2m,平台過道處淨高不應小于2.0m,起止踏步前緣與頂部凸出物内邊緣線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3m,如圖2-5-10所示。

室内鋼制樓梯設計規範(室内設計樓梯設計規範)11

如果對室内設計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我。

點贊 轉發 在頭條私信“14”即可獲得樓梯設計規範資料。

碼字不易,希望小夥伴們走過路過可以點個贊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