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

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6 10:20:34

5月12日,四川省阿壩州在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地震遺址舉行“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四周年祭奠活動,蔣雨航作為活動成員之一,重返了當年被埋了124小時的映秀。

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後獲救的男孩)1

祭奠現場,蔣雨航與四川電視台記者張魯婧在遺址前獻花。

遇見老熟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蔣雨航在映秀的廢墟裡被埋了5天後獲救重生,2022年5月12日,已成為黔東南消防指導員的他重返映秀看到了廢墟旁新建的建築拔地而起,他的命運和映秀一樣,在經曆了那場災難後早已迎來了重生和崛起。

5月12日一早,蔣雨航早早來到遺址前的隊伍中列隊,所有現場人員站在遺址時鐘前的廣場上,時鐘上的時間永遠定格在14時28分04秒。到場所有人員表情沉重而嚴肅。

上午9時許,蔣雨航和參加活動的人們手持鮮花,依次慢步走向時鐘右側,向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獻花。

“很感慨也很有感觸。”蔣雨航告訴記者,這并不是他第一次重返映秀鎮,但每次看到被完整保存下來的災後遺址時,地震發生時的情形依舊曆曆在目。

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後獲救的男孩)2

蔣雨航向張魯婧講述地震發生時的情況

“能見到老朋友真好。”蔣雨航激動地告訴記者,莊嚴而簡單的祭奠儀式後,他見到了一個老熟人——首批進入災區的四川電視台記者張魯婧。

張魯婧和同事當年見證和采訪了蔣雨航母親從貴州抵達映秀尋找蔣雨航的故事。

兩人相見,如同久違的老友一般,相互了解了對方的情況後,将雨航再次講起了那些被埋在廢墟中點滴以及現在工作的一些情況。

一抹橙色的意義

當天,蔣雨航還遇見了一個新朋友——阿壩州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張楊安睿。張楊安睿今年25歲,于2019年加入消防隊伍,是地地道道的汶川人。

“在映秀看到消防救援人員顯得更親切。”蔣雨航記得,當年自己被救出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一抹橙色,雖然當時看不清那些人的面容,但他知道是消防救援人員救了自己,正因如此,當蔣雨航康複時就立志要成為一名消防員。

見到蔣雨航後,張楊安睿對蔣雨航當時表現出那頑強的求生欲望表達了敬佩。而更為主要的是,對蔣雨航随後成為上海消防特勤支隊彭浦中隊搶險班一員的巧合也表示了極大的驚訝。

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後獲救的男孩)3

蔣雨航與當地消防救援人員張楊睿安在映秀鎮合影

因為當時救援蔣雨航的正是上海消防員。

兩人同為消防救援人員,更多的話題則集中在救援業務的探讨中。之後,張楊安睿陪着蔣雨航來到了當年蔣雨航被埋的地方。

抵達現場後,蔣雨航看到當年的廢墟已煥然一新,一條旅遊通道就從當年自己被埋的地方通向遠方,大道上的一座牌坊上書寫着“天地映秀”四個金燦燦的大字。

兩人在現場,向着遺址的方向敬了一個禮。

蔣雨航覺得,這個禮既是對遇難同胞的祭奠,是對消防救援人員的緻敬,同時也是自己和張楊安睿對未來的勉勵。

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汶川地震被埋124小時後獲救的男孩)4

當年蔣雨航被埋的地方正在新建城鎮設施

“14年過去了,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蔣雨航告訴記者,14年後重返映秀感慨良多,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14年後的映秀在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建設下變得十分漂亮,人們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這和自己的命運一樣,浴火重生後綻放出更秀麗的光彩。

閱讀鍊接:

蔣雨航,現年33歲,現任黔東南州消防救援支隊清江路消防救援站指導員。

2008年,當時正在映秀高速映秀站實習的蔣雨航值完夜班午休時汶川大地震爆發,蔣雨航被埋。

其母親龍金玉得知兒子被埋後,從貴州凱裡出發趕到四川映秀鎮,在廢墟中苦苦找尋兒子。終于,在被埋124小時後,蔣雨航被上海消防特勤支隊彭浦中隊救出。

2008年下半年,上海消防總隊在貴州征召,蔣雨航成為上海消防的一名消防員。2018年4月初,蔣雨航因工作調動,從上海回到凱裡,成為黔東南消防支隊的一員。

撰文攝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廖尚海

來源: 貴州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