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京報最新公布

新京報最新公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6 17:38:48

新京報最新公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1

11月4日下午,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一些地區出現搶購糧油米面的情況,專門作出回應。圖/農業農村部網站截圖

超市幾百個推車不夠用、有市民一次性購買600斤大米、商超及時補貨保障供應……據媒體報道,近日,一些地方仍然出現搶購現象,排隊購物結賬在一些商超上演。

其實,自從商務部“鼓勵家庭儲存生活必需品”的通知發出不久,為避免民衆誤讀,相關負責人及時作出回應,明确通知“目的在于督促各地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指導商貿流通企業加強貨源組織”。而後,多地商務局也發聲呼籲“理性購物”“無需搶購”“不必過于緊張”。不少媒體也發文解疑釋惑。

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告别“短缺經濟”,物資供應就從來不是問題,但這些年來,也曾經屢屢發生“搶購”“囤貨”事件。從過往類似的情況來看,很多人不是不明白這些道理,但往往一旦進了商超,看見别人在搶購,也就開始跟風搶購。這背後其實很大的因素是由于社會心理學上的“羊群效應”——當一隻羊幹什麼,其他羊也盲目從衆,模仿學習。

新京報最新公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2

資料圖。圖/IC photo

當年日本福島核輻射污染發生後,民衆排隊去超市成箱搶鹽;非典時期搶購闆藍根;及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部分民衆囤積大米、面粉等,與此次超市搶購物資,如出一轍。事後也都證明,搶購的物品并沒有如之前預料的成為“短缺貨”。而部分人自以為的“先見之明”,不但沒有便利生活,反而面臨搶購的物資占用居住空間、保質期有限、退貨難等一系列問題。

但社會心理機制如此,即便面臨這般風險,即便有這麼多過往“跟風”教訓,仍然會有人盲從搶購。

所以說,并非所有參與搶購物資的民衆,都相信謠言,都受到了誤導。而是,當少部分人憑着“信以為真”的熱情,屯米屯面囤油,急着往家“搬貨”時,鄰居、同事、朋友、乃至路人也就開始“坐不住”了。他們倒未必真輕信了謠言,隻是在某種氛圍帶動下,在恐慌心理的督促下,做出了讓自己最有安全感的選擇。

這裡有着人性驅使的原因,所以對參與搶購的行為也不應過于苛責。而打破盲目搶購的“羊群效應”,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做好輿論引導,全方位、多角度一再重複放大理性的聲音。

對此,商務部及時作出解釋,多地商務局也發聲呼籲,都是在為這股“跟風潮”降溫。而針對一些地區出現搶購糧油米面的情況,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11月4日也專門作出回應,“我們國家糧食是産量豐、庫存足,……保供穩價的基礎十分牢固。”

除了權威部門發聲,各地方也需要及時跟進,加大聲量。相關商超除了備好物資,保障供應充足,也需要做好顧客引導,讓顧客理性消費,不能隻看生意紅火,而不顧社會影響。

總而言之,簡單來說,就是“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不要搶購、無需搶購、沒必要搶購”。除了媒體的呼籲和引導,相關各方都需要參與進來,大聲說話。

新京報評論員 | 遲道華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陳荻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