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出汗應該檢查什麼地方?【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六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異常出汗應該檢查什麼地方?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六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我們看原文:“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這段話的内容挺多,第一個是“魄汗”,我們知道“肺藏魄”,“肝藏魂”,魂魄指的就是肝髒和肺髒。“魄”指的是肺,“肺藏魄”,“汗”實際上就是自汗的意思,不是因為暑熱而出的汗,叫做自汗,也叫“魄汗”。“魄汗未盡”,就是自汗還沒有出完時候,“形弱而氣爍”指的是形體虛弱,而陽氣耗損,“爍”指的是耗損了之後,邪氣留在這裡。(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邪氣留止,這個病是因為風所引起的,病在風,所以叫做“風瘧”,是瘧疾的一種。我們後期會講到《金匮真言論》裡面說:“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指的就是俞穴閉阻了之後所引起的“瘧”叫做風瘧,“瘧”分為很多種,古人所指的“瘧”不僅僅是指的現在瘧原蟲所引起的瘧疾的這種“瘧”,《黃帝内經》裡邊“瘧”,後面我們會學到,是指的很多種疾病的一個通稱。這裡邊的“風瘧”是指的瘧疾的一種,它的症狀是煩躁、頭疼、怕冷、自汗、先熱後冷這種病,具備這種症狀的病叫做風瘧。
我們引申一下,再解釋第一句話叫做“魄汗”,“魄”在《黃帝内經》裡面認為與肺有關,因為肺主皮毛,肺和皮毛是相合的,肺又藏魄,所以叫做魄汗。我們都知道病态的出汗有兩種,一種是自汗,自汗就是這裡所講的魄汗。就是沒有運動,沒有暑熱的天氣,自然而然身體時不時出汗,這種情況叫做自汗。在臨床上,今年剛開春之後就遇到好多這樣的患者,描述的就是自汗,身上稍微一活動别人還沒出他先出汗了,坐在那裡一着急就出汗,有的女性到了四十九歲前後,在更年期前後的時候,坐在那裡或者躺在床上,或走走路,不由自主就出一身汗,渾身燥熱,出完了之後汗又消退了,還怕冷,忽冷忽熱的。
其實按照《黃帝内經》看來自汗指的是表虛,表虛指的是衛氣不固,所以自汗出。這些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容易疲勞,容易累,乏力,這都是表氣不固,需要用一些中藥給固住表氣,把身體内在的氣補足,補足了之後自汗就能消失;還有一種汗叫做盜汗,“盜”就是偷盜的“盜”,大家想想偷盜這個行為通常都是在什麼時候行動?是不是在光天化日下行動?不是。一定是趁着天黑偷偷摸摸的,别人睡着了之後去行動。因此用來形容出汗的狀态,出汗的時間是在人休息的時候出的汗,尤其是在夜間睡覺的時候。(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大家注意,晚上睡覺,沒睡着的時候不出,隻要一睡着了之後就出汗,這種症狀在中醫看來這叫盜汗,盜汗經常和一個病機聯系在一起,那就是腎虛,一般來講腎陰虛的人容易盜汗。腎陰虛表現第一是頭發,一般來講都是中年以後的人頭發脫落,白頭發還增多,牙齒松動,腰酸沉困,腰酸乏力,腿沒有勁,記憶力下降,精力不足,還有就是口幹舌燥,手心、腳心發熱,五心煩熱這種情況,這都是腎陰虛。腎陰虛這種情況,患者就會出現盜汗。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女性更年期。我剛才講了女性更年期出汗很有特色,第一個是烘熱汗出,就是忽然一陣熱上來之後,“嘩”出一身汗。通常還有一些患者要是陽虛出汗還覺得冷。這都是講的白天的時候。我在臨床上的統計更年期的女性到了晚上的時候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患者會有的現象就是盜汗——睡着了之後還會出一身汗,醒來之後一看枕巾都是濕的,床單上尤其是後背躺的地方都濕的,這就是盜汗,也是腎陰虛造成的。
我們知道女性到了更年期之後,“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氣血不足了,月經不會按時來了。尤其是女性血不足了,在一些醫家的著作裡把這種情況叫做血枯,血枯了之後這個人相應的内髒,腎陰就虧虛,一虧虛了之後就會出現我剛才描述的腎虛這種表現,就會出現盜汗。(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盜汗和自汗一般來講,有的時候它倆是同時出現,但是大多數時候不是同時出現。盜汗和自汗治療起來的方法不一樣,但是都離不開一個病機,那就是虛,要麼是氣虛,要麼是陰虛,要麼是肺氣虛,要麼是腎陰虛,有的人還會伴随脾虛。這種治療就斂汗,固表,再就是補腎滋陰,這樣就能把問題解決。
我們再往後看,“行弱而氣爍”,行體弱了,“氣爍”的“爍”就是消耗,我們知道陽氣不能消耗。我們前面講“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陽氣一煩勞就會消耗,所以說“爍”這個詞我覺得用得特别好,“爍”就是一種燒灼光亮,燒灼到非常亮的程度的一個形容詞。氣一旦燒灼消耗而且還是大量消耗的時候,形體就弱,這時候再配合上外面的風或寒,讓“穴俞以閉”。俞穴一旦閉阻就會産生風瘧,風瘧就是身體忽冷忽熱,自汗,先熱後冷,怕冷,頭疼煩躁,這種症狀現在有沒有?有,但是不多。
我們要知道《黃帝内經》所處的時代,大多數有春秋時代,有戰國時代,還有先秦,秦朝,還有西漢、東漢,這裡邊的文字都有說明。《黃帝内經》成書起碼是東漢之前這個時代,那個時代醫療條件不好,人均壽命才三十歲。大家想想那時候人均壽命才三十歲,是什麼拉低了平均壽命?其實就是很多兒童在小的時候得一場病就死亡了。(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那時候傳染病特别多,我們的醫聖張仲景的家族非常大,三四百人的一個家族,結果得了一場傷寒之後居然死了三分之二,就是因為當時的傳染病多。所以《黃帝内經》成書于那個時代,有時代的背景,他把這種傳染病叫做瘧。風瘧這種傳染病,就是病氣引起,所以他就在這裡邊詳細地描述了這種病是怎麼引起的:先是出汗,出汗還沒有出淨之後,形體和氣血那時候都虛弱的,這時候再有外風侵襲俞穴,俞穴閉阻之後就産生風瘧這種病,這就是《黃帝内經》這段原文的意思。我們今天引申出來,對應到現在的病,就引申出了一個是自汗,一個是盜汗。
對應到臨床,和我們現在的疾病譜有關聯,為什麼講課會經常講到現在的臨床,因為我覺得學習經典的時候一定要聯系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聯系不到日常生活的話,說明經典對現在沒有指導意義。隻有對我們的現在生活臨床有指導意義,這段原文才非常有意義去指導我們。雖然說已經過了兩千五百多年,《黃帝内經》對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是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因為它講的是道,講的是宇宙、自然、陰陽、天地之間的規律,所以對我們很有指導意義。所以我們也要堅持學習,每天學習一小段,能夠提升我們的這種認知,幫助解決我們遇到的麻煩和問題。
好了,今天的講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再見。(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六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