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儒家與法家可以說是“勢同水火”。荀子與孔子、孟子并稱“先秦儒家三巨子”,是儒家思想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大師之一。而韓非子則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兩人之間應該是對立關系。
有意思的是,根據史書記載,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正是儒家先秦三巨子之一荀子的學生,也是荀子最有影響力,思想成就最高的學生。那麼儒家大師荀子為什麼會教出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呢?
儒家與法家的區别其實并沒有那麼大,兩家都認為應該實現天下大治,都主張以禮法治國。隻是認為人性偏善的儒家認為要通過道德教化來治國,而認為人性本惡的法家則認為要以暴力刑罰治國。
但要注意的是,先秦儒家認為人性偏善而非人性本善。因此在孔子之後,有些儒家學派主張“人性偏惡”。荀子便是先秦儒家“人性偏惡派”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而孟子則是“偏善派”的代表。
正因如此,荀子在文章曾多次批評過孟子。從“人性偏惡”的角度出發,荀子認為仁義是治國修身的原則,但治國手段應該是以禮法為主,教化為輔。荀子的治國思想與法家的治國思想已經很接近了。
韓非子将荀子的“人性偏惡”發展為“人性本惡”,而這正是法家絕大部分觀點思想的基礎。韓非子在此基礎上将之前法家的各派思想觀點彙總融合并進一步發展,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