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是一名六個月的孕媽,一天半夜她在朋友圈中寫道: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死,而是你明明睡在我的身旁,卻不知道我内心的痛苦。
在大家眼中,小艾做事風風火火,性格爽朗堅強,老公對她呵護備至,可盡管這樣,孕期抑郁也沒有輕易地放過她。
“我發現,一些農村婦女生孩子、帶孩子很少出現抑郁的情況,反倒是一些職場媽媽比較容易抑郁,因為她們有很多的思想,會考慮很多,比如個人成長、職業發展、孩子教育等等,他們想得多,困惑的也多,就容易抑郁,而農村婦女啥也不懂,過一天是一天,有吃有穿就行,什麼都不想,樂呵呵地過每一天。”
我的一位朋友針對越來越多女性抑郁的現狀分析總結。
現在很多女性不僅是産後容易抑郁,從懷孕開始就容易各種焦慮、疑惑、矛盾。
孕早期:很多孕婦心理變得脆弱,時不時懷疑胎兒有問題,吃個桃子都要上網搜一搜孕婦能不能吃,越搜越迷糊了;遠離各種輻射,總是擔心這對胎兒有影響,那對胎兒不好;加上孕早期各種孕吐、身體不适,更讓孕婦身體心理雙重遭罪。
孕中期:孕婦的身體逐漸變得穩定,開始變得嬌氣、依賴,什麼事都想要别人來做,特别容易激動、流淚,覺得老公對自己不好,對即将來臨的分娩感到緊張,時不時覺得自己要生了,自己吓自己。
孕後期:身體變得笨重,心情變得矛盾,既想趕緊卸貨又怕卸貨後不知道如何帶孩子,自己好像還沒有準備好。時常擔心能不能順利分娩,會不會出現一隻腳踏進鬼門關的情況。
一位網友曾說:生完孩子後,我變得茫然,有時候甚至孩子哭我都不知道該不該去抱。這反映了很多媽媽并沒有真的做好要當媽媽的準備,他們想象中的生育孩子和實際情形相差甚遠,它們變得無力、無助、憤怒。如果孩子生病,媽媽的焦急感會加倍升級。
孕婦在孕期保持情緒穩定對胎兒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所以家有孕婦的家庭成員一定要重視孕媽的心理健康問題,幫助媽媽們平和地度過孕期,多寬容、多包容這段磨人又甜蜜的時光。上心的爸爸們還可以學習一些孕期心理小知識,适當地孕媽做心理輔導和疏通。
懷孕生孩子不僅是寶媽一個人的責任,而應該是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責任,這是保證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