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蘭陵縣來說,人口超130萬,隸屬于地級臨沂市。就蘭陵縣來說,之前曾名為蒼山縣,于2014年改為蘭陵縣。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一改名無疑是非常成功,也即提高了該地區的知名度。
一
首先,蘭陵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在地理位置上,蘭陵縣至省會濟南225千米,至臨沂42千米,至費縣52.5千米,至徐州127千米,至邳州62千米,至郯城50千米。蘭陵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8千米。就蘭陵縣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先後屬莒國、魯國。到了戰國時期,今山東省蘭陵縣一帶先後屬越國、楚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臨沂市蘭陵縣一帶分屬東海郡之缯、蘭陵、襄贲3縣。由此,對于蘭陵這一非常好聽的地名,始于秦朝時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了。
二
西漢時期,今蘭陵縣一帶依然分屬東海郡之缯縣、蘭陵、襄贲3縣。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蘭陵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屬東海郡之蘭陵、襄贲、缯3縣。南朝劉宋時,縣境分屬琅琊郡之即丘縣、費縣和東海郡之襄贲縣。北魏時,分屬蘭陵郡之蘭陵縣、琅琊郡之即丘縣、郯郡之郯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蘭陵縣一帶分屬臨沂縣、蘭陵縣。唐朝初期,該地區分屬臨沂、蘭陵、缯縣。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該地區分屬河南道沂州之臨沂縣、丞縣。在唐朝時期,道是重要的區劃單位,相當于現在的省。
三
最後,北宋時期,該地區依然分屬臨沂縣、丞縣。南宋時期,今蘭陵縣一帶分散山東東路臨沂縣、山東西路邳州蘭陵縣。元朝建立後,推行行省制,該地區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峄州和沂州臨沂縣。明清這一曆史階段,今蘭陵縣一帶分屬沂州府之蘭山縣、費縣、郯城縣。1947年,在該地區設立蒼山縣。一年後,重建蘭陵縣。1953年,撤銷蘭陵縣,其轄區部分并入蒼山縣。1994年,撤銷臨沂地區,設立地級臨沂市,蒼山縣隸屬臨沂市。2014年1月21日,重新恢複為蘭陵縣。對于蒼山改名蘭陵,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改名。截至2018年底,蘭陵縣總面積達1724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133萬人,為山東省人口較多的一個縣。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