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為什麼能寫字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尤其是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都離不開鉛筆。鉛筆可以寫字、畫畫,甚至在高考或者其它考試的時候都得用到鉛筆。
那麼,鉛筆是誰發明的,又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
其實呀,鉛筆從誕生到現在經曆了三個階段。早在1564年,鉛筆在英國誕生,據說在那一年一場猛烈的暴風雨襲擊了英國,吹倒了坎伯蘭郡的一棵大樹。雨過天晴之後,當地的居民就在被吹倒的樹下發現了一片像煤一樣黑色的東西。其實這個黑色的東西就是石墨母礦。
當地的牧羊人發現這個黑黑的東西可以在牆上、羊的身上留下印記,他們就用這一條條黑的東西在羊身上塗劃,用來給羊做标記。這個階段是鉛筆誕生的第一個階段,也可以稱之為發現階段。
那這時候大家可能要問了,鉛筆出現前大家都用什麼寫字呢。其實在石墨母礦被發現前在歐洲國家的人們用的是雞毛筆寫字,就是用雞毛蘸上墨水來寫字,在中國呢就用毛筆來寫字,在有些地方呢由于社會不發達,人們就用原始的石刻和刀刻的方法用來記錄事情。
那我們繼續來說鉛筆的第二個發展階段。當人們發現石墨可以用來畫畫寫字的時候,他就産生了經濟價值,有些人就把大塊大塊的石墨切成了方便使用的小條進行售賣。不過石墨能在牆上留下痕迹當然手上也不例外,人們在使用的時候總是把手弄得很髒,同時呢這種石墨被切成小塊後也很容易斷裂,這就給大家在使用時帶來了很多不方便之處。
1761年有一個聰明人叫卡斯帕費勃他把石墨粉和硫磺、銻以及樹脂攪拌在一起,然後再把這黏糊糊的混合物做成小棍棒的形狀。這樣成形後的混合體在使用起來要比純石墨的硬度強得多。到了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有了鉛筆的雛形了。
那麼由于人們對鉛筆的使用要求不斷提高,到了1812年,美國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發明可以切割出長5至18厘米的标準化細木條的機器,這台機器還能在細木條中間挖出一條剛好适合鉛筆芯的凹槽。将鉛筆芯放入槽内,然後再把兩條木條對緊粘合,這樣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鉛筆就制成了。
到了今天,鉛筆的分門别類也越來越多。有的朋友見過的自動鉛芯鉛筆,還有筆端帶橡皮擦的鉛筆等等。這些改良的鉛筆就是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現在的鉛筆芯主要成分還是是石墨和黏土,跟三百多年前的成分是一樣的,隻是在筆芯和筆杆的硬度上做了一些細分。比如說鉛芯的硬度一般用字母“H”表示硬質鉛筆,字母“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适中的鉛筆,字母“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字母H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它的鉛芯越硬,書寫出來的顔色就會越淡。而B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鉛芯越軟,書寫出來的顔色就會越黑。
例如鉛筆上标有字母H字母的鉛筆,這種鉛筆筆芯硬度相對較高,适合用于界面相對較硬的物體,比如木工們在木頭上劃線用的就是H型号的鉛筆;而鉛筆上标有HB字母的鉛筆筆芯硬度适中,适合生活中一般情況下的書寫,比如我們寫作業用的這些鉛筆都是HB型号的鉛筆;鉛筆上标有字母B的鉛筆,這類筆芯相對較軟适合繪畫,也可用于填塗一些機器可識别的卡片。比如說高考的時就會用2B鉛筆來填塗答題卡使用。
好了,今天給大家介紹鉛筆的由來和為什麼能寫字的知識。本期節目就播完了我們下期再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