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新生打卡校園景點

新生打卡校園景點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7 03:18:40

“美麗而偉大的廁所,在孩子們共同設計下,終于初具成型。”

不久前,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紫萱小學校區校長張冠軍忍不住在朋友圈内曬起了學校的廁所,他宣稱:“從今年4月起,學校廁所的地位陡然上升,成為學生下課打卡的熱門‘景點’。”

學校廁所竟然成了熱門“景點”?記者有些納悶。在人們的印象中,現在這一代孩子,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于相對有些味道的學校廁所,多半是嫌棄的。

為何西湖(紫萱)小學的廁所,卻成了學生們的“新寵”?一切都要從學校發起的“廁所革命”說起。

新生打卡校園景點(學校廁所竟然成)1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經過改造後的廁所,深受孩子的喜愛。

來到西湖(紫萱)小學,第一時間跑到廁所參觀。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第一眼看到,還是被震撼到了:

這是一間男生廁所,藍色系的背景牆上,各畫了一隻長頸鹿和一條鲸魚,底部還有大象、熊貓等卡通形象。廁所隔間的門闆上,也是同系列的兒童畫。

小便池需要站上一個台階,背景牆上也是各種主題的圖畫,還寫了這樣一句提示語:“登上一步,離文明更近,走進生物世界。”

下課鈴聲響起,一群男生走了進來。他們都很安靜,沒有尋常學校上廁所時那種吵吵鬧鬧的樣子。他們動作很一緻,小便時也很小心。記者很好奇,在廁所外面問了一個男生。男生說:“為了不讓小便滴到小便池外面。”

同行的女同事,去逛了下旁邊的女廁所,畫面又迥然不同。畫的是科技主題,以女生喜歡的紫色偏暖色調為主,隻見牆上添加了不少火箭、星球的簡筆畫浮雕裝飾,整體感覺更加溫馨。

學校的教學樓,每層有三個廁所。校長張冠軍說,分别裝飾有科技、藝術、生物三種主題。4月份廁所剛改造完畢時,很多孩子專門繞遠路,每天将各種主題都體驗一遍,也算是校園一景。

新生打卡校園景點(學校廁所竟然成)2

新生打卡校園景點(學校廁所竟然成)3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經過改造後的廁所,深受孩子的喜愛。

一所小學的“廁所革命”

目标是“美麗而偉大”

說起這次廁所革命,張校長感觸蠻多。改造前,學校征集了孩子們對廁所的設計圖、标語和改進意見。其中問了一個問題——我心目中的廁所應該是怎樣的?“有個孩子的回答對我的觸動很大——‘美麗而偉大的廁所’。”張冠軍說,“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話,就像個标語,美麗——幹淨、整潔、美觀;偉大——科技、智能,能讓孩子享受上廁所的這個過程。”

學生們的設計稿,也讓校長大開眼界,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比如設計成森林廁所、移動書架廁所、卡通主題廁所;還有走智能科技路線的,比如自動沖水裝置、紅外線感應、智能識别開關門、将排洩物轉化為電能和肥料、根據糞便分析健康情況等等。張校長感慨:“要是都實現,都可以申請專利了。”

所有的意見總結一下,學生們最關心的有兩點——美化和除臭。

“廁所要設計成孩子們喜歡的樣子,要融入他們想要的風格和元素。”張校長說。

除了外觀和主題的設計,這次廁所改造加入了許多細節:綠植、洗手液、擦手紙,都按照孩子們的要求統一配置,廁所隔間内還裝上了挂鈎和三角置物架。

針對學生們普遍反映的廁所臭味,學校在每個廁所内安裝了定時噴灑裝置,“除臭劑還在部分廁所試用,目前來看效果不錯,不僅能淨化空氣,還可以殺菌,經過廁所都能聞到一股香味。”

張校長調侃說,學校的廁所革命是把“美麗而偉大”作為目标的:“‘美麗’已經按照學生要求初步美化成功,但‘偉大’還在路上。除了定時噴灑裝置,廁所除臭主要還得靠人工實現,保潔人員需要更頻繁地沖洗打掃,以前是每天早中晚三次,現在每隔一兩節課就得打掃一次。”

當然了,教會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則更為重要。

絕大部分人不喜歡學校廁所

為什麼?太臭!

在廁所改造之前,學生對校園廁所的态度是絕然不同的。

到二年級一個班級做了一次入班調查,全班33名學生,有31人不喜歡原來的廁所,還有2名同學從來不在學校上廁所;廁所改造後,28名同學從不喜歡變成了喜歡,其中有10名同學把三種主題的廁所輪流體驗了一遍。

為什麼不喜歡校園裡的廁所呢?學生鋪天蓋地回答——臭!

張冠軍說,以前他就接到不少學生反映校園廁所的問題,還有學生當着他的面說:“我不想在學校上廁所。”

張校長有些納悶,學校的廁所有獨立隔間,地闆和牆面也是瓷磚鋪設,條件并不差,為什麼學生不喜歡呢?他也做了調查,得到的結論和我們調查的結果差不多。除了嫌棄臭,還有學生補充說,學校的廁所環境髒、地面滑、不好看……

四年級一名女生這樣向錢報記者描述以前上廁所的“恐怖經曆”:

廁所裡氣味很重,走進去就有股刺鼻的味道,我們女生會事先往鼻子裡塞兩團紙巾。有時地面髒,還得踮着腳走路。上一次廁所要好幾分鐘,有時實在憋不住氣,感覺肺都要炸了,快要暈過去。我是廣播操隊的成員,活動前要到廁所換衣服,地面和水池比較髒,抱着衣服會手足無措,非常不方便。

如廁體驗差,一些孩子對學校廁所有了抵觸心理,少數甚至會選擇憋着,忍到回家才上廁所。三年級的小陳就是這樣,“我不習慣學校的蹲坑,氣味很重,沒心情在裡面上大号,所以甯可憋到家裡才上。”

張校長說,經過調查,學校意識到,相比起商場或家裡的衛生間,學校廁所在環境和設施上的确有些“簡陋”,這也是全校決定推行“廁所革命”的初衷。

我們說“廁所教育”

到底是在教育什麼

其實,“廁所革命”一詞最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是指對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舉措。

對于學校來說,維護廁所環境也是一大難題。“廁所是一個既公共又私密的空間,老師不能監管學生在廁所裡的行為,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上完廁所後不沖水,或者在廁所搗亂的行為。”杭州濮家小學德育處副主任陳轶娴說。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廁所革命”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正在慢慢養成文明如廁的習慣。

調查發現,杭州許多學校都在進行廁所改造。除了對如廁環境的美化,對學校而言,這也是一場針對學生的公德教育。

孩子們文明如廁的習慣

正在慢慢養成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改造後的廁所,不僅赢得了學生的歡迎,更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孩子們來說,學校廁所是個特殊的地方,每天都得使用,會發生很多故事。尤其男生廁所,簡直就是‘戰場’,他們能在廁所裡玩出各種花樣。”張冠軍說,“有段時間,廁所裡的擦手紙用得很快,因為男孩會把紙打濕捏成一團沖着鏡子扔,鏡面上經常糊滿了濕紙團。學生們還說,之前他們還會用手紙當道具,在廁所裡‘打仗’。”

但在廁所改造後,學生文明如廁的習慣開始慢慢養成。張校長觀察後發現,以前的廁所标語比較傳統,諸如“少用一張紙,多添一片綠”、“請節約用水”之類,孩子們見多了無所謂。後來,學校将從學生那裡征集來的标語印在廁所門闆、水龍頭等地方,效果好了很多。

這些标語的确别出心裁,比如沖水按鈕處貼了“叮咚,清潔系統已就緒,請雙擊确認”的标語。最妙的要屬鏡子上的标語,原來總被“糊一臉”的鏡子因此“幸免于難”。學校有個吉祥物叫“西湖亮亮”,原型恰好是一面鏡子,貼在廁所鏡面上,配文——“照亮你的真、善、美”,孩子們都不好意思再沖鏡子扔濕紙團了,連一旁的廢紙簍周圍也幹淨了許多。

自從廁所改造後,在廁所打鬧的男生少了很多。“現在的廁所那麼漂亮,圖案很好看,不應該去破壞。”一個三年級男生說。

還有很多學生對廁所改造提出新的意見:“我覺得女生廁所可以放幾盆花”,“可以再設計一個運動主題的廁所”,“水龍頭應該有冷熱水,冬天洗手就冷了”……

對此,張校長很樂于看到,“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說明他們有了主人翁意識,設身處地地為學校的美化着想。”

杭州不少學校

也在進行形式不同的“廁所革命”

我們打探了一圈,發現杭州不少學校不約而同地也在進行“廁所革命”。

杭州春芽實驗學校一共有8間廁所,學校書記胡旭東經常收到廁所保潔阿姨的投訴,因為學生使用廁所關門時太粗暴,每學期門都要壞幾扇。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學校将8個廁所分配給4~6年級的8個班,一個班負責管理一間廁所。

“每個班的學生都要自己美化廁所環境,每天派巡導員巡查廁所衛生情況,制止不文明行為。如果分管的廁所在低年級,學生還要耐心教導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如何沖廁所,不亂扔紙巾等,教會他們文明如廁。”胡老師說,為了幫助低年級孩子學會使用廁所,高年級的學生還特意用漫畫繪制了使用指南,還想了很多有趣的标語。

為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每個月學校會進行廁所星級評比,由值班老師和保潔阿姨共同打分。現在,全校有一半的廁所被評為“五星級廁所”。

和春芽實驗學校一樣,杭州濮家小學也進行了“廁所革命”。現在學校的廁所裡貼着學生們自己設計的标語,同時每個班級還組織了服務小隊來監督廁所文明。

“廁所是一個私密空間,是老師無法監管的地帶,要在一個私密空間也能堅持禮儀是很難的,需要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我們通過服務小隊的形式,将廁所的管理權交給孩子,當孩子感覺到信任之後,會自然地承擔起文明宣傳者的責任,形成公共空間的自我服務意識。”該校的陳轶娴老師說。

通過一年的學生自主管理,兩所學校的廁所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沒有人亂扔紙巾,也很少有人不沖廁所,保潔阿姨的工作輕松了不少。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打掃廁所

認為這是“丢人”的事

雖然許多學校将管理廁所的任務交給了學生,但是錢報記者打聽了一圈,發現打掃廁所的工作依然是由保潔員來進行。通常每個學校都給班級劃分了公共包幹區,将校園衛生分給班級打掃,但是廁所基本上不在包幹區的範圍内。

杭州某小學的李老師告訴記者,打掃廁所的難度較大,學生平常在家裡也沒有打掃廁所的經驗,如果将廁所交于學生打掃效率不高,而且經常會打掃不幹淨。

同時,派學生打掃學校的廁所也容易引起家長不滿,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打掃廁所是一件不光榮的事。

“我曾經想過讓孩子們自己打掃廁所,但是仔細一想,在大家的觀念裡,廁所是個很髒的地方,打掃廁所是不光彩的事。要是讓孩子打掃廁所,很容易使他們将打掃廁所和懲罰聯系在一起。”杭州九蓮小學校長蔣曉說。

她分享了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放學後,蔣校長留在學校批改作業,恰好碰見一個外婆來接孫女,她看見孫女在打掃衛生,立馬上前阻止。外婆認為孩子還小,打掃衛生這樣的累活不能讓孩子幹,在家她從未讓孩子幹過任何家務。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寵慣了,家長很難接受孩子在學校打掃衛生,更何況打掃廁所。”蔣校長無奈地說。

“廁所教育”非常重要

反映一個社會的文明素質

蔣曉認為,“廁所革命”要從轉變孩子和家長的觀念開始,要讓孩子們從内心裡接受打掃衛生,接受打掃廁所這件事,讓他們感受到勞動是光榮的。

在蔣曉看來,廁所是最能反映一個人、一個社會文明素質的地方,因此基礎的教育要從廁所開始。

九蓮小學與日本的清水南學校是結對學校,蔣校長因此對日本學校的“廁所教育”有所了解。

“在日本,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要輪流打掃廁所,即便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生也要親自打掃廁所,甚至要求更嚴格。”蔣校長說,隻有經曆過打掃廁所時的辛苦,他們才能理解勞動無貴賤之分,對打掃衛生的人有感恩之心,在使用公共設施時更加珍惜和愛護。

浙江财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王建明教授,曾經在杭州學正小學做過一次“廁所革命”的調研。在他看來,對小學生進行“廁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經接觸過一家外企,他們本來計劃來某學校談合作,但是後來因為那所學校的廁所不幹淨,取消了合作計劃。”王教授說,他經常在課上和學生舉這個例子。在他看來,“廁所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學生可以通過實際勞動,知道打掃廁所的不容易,體會到保潔工作的辛苦從而杜絕不文明的行為。同時,廁所文明還體現在男女廁所數量的設置、私密性的保護、節約用水以及紙巾的提供等細節方面。

“其實,廁所是反映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是評價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學校‘廁所革命’的背後,是美麗城市建設的縮影。”王建明說。

來源:澎湃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