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确今年各項工作目标。其中頗受關注的包括:今年GDP增速預期目标為5.5%左右,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等等。
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基調下,今年經濟如何穩進?如何評價5.5%的經濟增長目标?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有哪些重點?有關房地産的表述體現了房地産市場調控的哪些風向?今年就業形勢如何,與GDP總目标有何關聯?
圍繞這些問題,3月5日晚,新京報貝殼财經舉辦2022全國兩會經濟策論壇,連線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财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劉小兵,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财經學院校長夏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展開讨論。
張立群:今年中國經濟将會呈現築底回升态勢,開啟由低向高新周期
對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5.5%的GDP增長目标,張立群評價稱“是積極又穩妥的”。他分析稱,從宏觀角度來觀察财政政策的力度,赤字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标,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低于去年3.2%左右的安排,但不能簡單從表面來看這個指标的增加或減少。
“政府工作報告特别說明,今年财政政策的效能會增加;另外,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資金,這是一個額外的收入項,今年财政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以上,還是體現了積極和提升效能的原則。”張立群表示,在積極财政政策和穩健貨币政策的共同支持下,今年中國經濟将會呈現築底回升的基本态勢,全年的走勢應該是平穩開局、逐季回升。中國經濟很有可能會開啟一個由低向高的新增長周期。
在經濟穩的同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在穩增長和綠色低碳方面有更全面的統籌和安排,就是要推動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禀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
張立群對此表示,今年我國供應鍊的整體穩定有比較可靠的保障。中國強大的生産和供給能力,會保障今年的穩增長和經濟持續恢複中各個方面的需要。我國的發電能力位居世界第一,鋼鐵、有色、石化等行業的生産能力很多都是世界第一,這些能力在今年會有更充分的釋放,我們也會通過對排放進行管理使節能減排的工作同步推進。
“我認為,雙碳目标和穩增長目标會更好地結合起來,大宗商品的供給會有一個更可靠的保障,既可以支持經濟增速持續回升,也可以保障價格水平總體平穩。”他說道,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趨勢會得到遏制。
劉小兵:财政政策要找準發力點,财政資金使用要透明
對于今年赤字率的安排,劉小兵認為“沒有(比去年)低多少”,财政政策的趨勢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他更加關注财政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規範,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希望看到真正把财政資金用好,用在刀刃上。
今年我國依然實施力度較大的稅費支持政策,預計今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規模為曆史之最。對此,劉小兵表示,現在減稅降費的空間可能在縮小。還有一個可以考慮的空間是社保,按照目前的繳費率以及越來越透明的繳費基數來看,對企業來說繳納社保的壓力還是比較大。至于稅收,現在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屬于流轉稅,對企業實際影響不是很大,要真的幫助企業,可能還是要從所得稅入手。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邊減稅降費,一邊要增加支出,财政缺口可能會越來越大。建議做一個具體研究,再去判斷減稅降費的政策該怎麼做,這樣效果會更好一點。”他說道。
如何解決财政缺口?劉小兵認為,應該從節流方面入手,而不要更多寄希望于開源。他進一步提醒,彌補财政缺口一般的方法是發債,但債務總歸是要償還的,應對經濟不景氣時我們可能沒有想那麼多,不斷地發債,實際上這些錢總歸有一天要還。如果不考慮怎麼來償還這些債務,最終這些債務都是要由整個社會來承擔。所以重點還是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夏飛:應對大學生就業壓力,要加碼調整專業結構
談到今年GDP增速預期目标,夏飛認為,推動這個目标實現,需要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
供給側方面,具體舉措包括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發展、調整産業結構、強工業、科技創新等。需求端方面,一是投資需求;二是消費需求,加大消費的前提是有更高收入,收入又需要由就業來保證;三是出口需求,今年在疫情新形勢下,怎樣繼續保持出口需求是要努力的方向。
群衆合理的住房需求也是消費需求的一部分。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看,“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和方向沒有變,同時強調“繼續保障好群衆住房需求”,以及“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夏飛表示,這體現出對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更加重視,将有助于釋放需求潛力。
宏觀的GDP目标和就業等具體目标緊密相連,例如要實現5.5%的經濟增速,失業率應該控制在一個範圍内。作為高校校長的夏飛,還談到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近兩年受到疫情和經濟形勢下行等影響,高校就業率在下降。我們學校前幾年一次就業率基本都在95%以上,這兩年掉到86%、87%左右。”他介紹道。
夏飛對此建議,要加大專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大力發展适應市場、适應新經濟需求的專業,讓學生能更加适應産業發展的需要;同時要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把産教融合、校企協同等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放在首位,讓學生具有更高能力和素質;同時要讓學生樹立正确就業觀,也希望政府對地方高校加大财力支持,并在校企協同等方面多多“牽線搭橋”。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顧志娟 程維妙 潘亦純 編輯 陳莉 校對 郭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