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1:58:49

這是本人《春江花月夜》系列的01篇文章,本期主題是:青春覺醒的孤獨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1

曾經有這樣一首樂府詩,狂抛賦筆記錄了揚子江畔一位寂寂無名的青年詩人,在霁色冷光下的【芳情冶思】,同時也記錄了這位詩人享盡曠遠幽獨之後的騷動留白。這抹留白以極淡之筆蘊藏了極深之情,騷動出了一位青年追夢人青春覺醒的孤獨,同時也騷動出了他腳下浩瀚的宇宙意識。

這首樂府詩到底有什麼魅力?它被曆史煙塵掩埋了800多年後,依舊沒有淪為時光遺夢與落日殘煙。這首樂府詩孤篇橫絕,卻沒有在初唐轉向盛唐的唐詩星空裡〝孤光一點〞。它足以丈量與點數唐詩星空的璀璨輝煌,它就是《春江花月夜》,這位寂寂無名的青年詩人便是張若虛。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2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宋代大型類書《文苑英華》中沒有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中,收錄了5家7首《春江花月夜》,但也并沒有特别推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明代以後《春江花月夜》成了〝逆襲天王〞,咖位逐漸跻身一線。晚清學者王闿運這樣評價它:〝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于是被後人誤解為〝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在隋炀帝《春江花月夜》的基礎上,變五言為七言,變短篇為長篇。如果把樂府舊題《春江花月夜》比作未經雕琢的綠色聲音,隋炀帝版本則是最高音樂學府――中國音樂學院優秀畢業生演唱會的保留曲目,日後可能有機會獲〝五個一工程獎〞或〝文華獎〞。張若虛版的《春江花月夜》,則有望飛出國門,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和肯尼迪藝術中心,說一定有朝一日獲得格萊美音樂大獎的提名。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3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春江奔流入海,江海相連春潮湧動,一輪明月正脫離大海這個母體,緩緩升入中天。波濤洶湧延綿不絕的海潮,為我們勾勒出了廣闊無垠的橫向視覺。緩緩升入中天的這輪明月,為我們勾勒出了一瀉千裡的縱向視覺。大海的萬頃碧波和月亮的千裡清輝,讓我們感受到明月似乎要與海潮母子連心,一起縱橫在天涯的交錯,消逝在海天一色的盡頭。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4

《春江花月夜》除了〝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外,全詩幾乎再也沒有提及過大海。隻是最終這輪明月西斜之時,又一次提及到了茫茫海霧。于是有人便提出春江才是張若虛真正目之所及的範圍,揚州離海似乎還有一段距離,春江奔流入海,似乎隻是張若虛個人憑借臆念的想象。

怎奈後人隻記住了〝弄潮兒向濤頭立〞的錢塘潮,請看南朝時期便有〝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的詩句;再看較張若虛所處時代稍晚一些的萬齊融筆下也記錄了與揚子江相應的廣陵潮:〝海潮與春夢,朝夕廣陵江〞。從文學角度分析,海潮究竟有什麼象征意義呢?無論江潮還是海潮,漲落都有确定的時刻,所以潮水是音信的象征。如羅隐〝兩信海潮書不達〞;顧況〝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陽江上不通潮〞;徐铉〝海潮回處寄書來〞等等。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5

音信自然會讓人聯想到深閨情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從〝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起筆,寫到後面的天涯遊子與樓頭思婦,就在情理之中了。《西洲曲》中〝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将海水與君情妾心緊密相連。這算是張若虛的靈感來源,所以王闿運才這樣評價《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此後,唐代李白筆下〝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唐代白居易筆下〝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宋代林逋〝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均是将江潮或海潮與君情妾心緊緊相連。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6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寫作地點可以确定是在揚州,但具體位置有如下三種争議。一是認為在揚州南郊的曲江,二是古鎮瓜洲的江畔,三是揚州江都區大橋鎮的揚子江畔。由江到海被後人賦予了浩瀚的宇宙意識,或者說是征服宇宙的狂喜。這種宇宙意識體現了初唐詩風征服宇宙的風流雅措,直接開啟了後來蒸蒸日上的盛唐氣象。

明月的清輝緊緊追随江水的腳步,絲毫沒有停歇須臾。升入中天的這輪明月,似乎繼承了大海(春江)這個母體廣闊無垠的特點,将清輝灑向千裡萬裡,自然也回饋到了波光粼粼的江面之上。江水作為母體,接收到子體明月的回饋,自然多了幾分母性的溫存。江面水波漲滿漾起陣陣漣漪,不再像之前那樣孜孜以求奔入大海,進而承接後文天涯遊子與樓頭思婦的芳溫一念。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7

〝何處春江無月明〞,直接啟發了杜牧創作詩句〝萬國盡分照,誰家無此明?〞。〝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是一個怒放的生命正在以波瀾壯闊的方式進行血脈噴張。〝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經曆了血脈噴張後的内斂,漾起了生命本源靜谧充和的底色與注腳。

如果把《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句詩比作一幅中國畫的話,對浩瀚宇宙征服的欣喜若狂正在潛滋暗長,朦胧月色下的芳情冶思,氤氲了空靈毓秀的海天一色。〝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欲用披麻皴、折帶皴等技法将整個波瀾壯闊的縱橫空間征服。〝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則是轉入了無窮無盡的白描技法,既有對浩瀚宇宙的描摹,也有對人生前路與生命底色的描摹。

近黃昏的夕陽無限好(何處春江無月明)8

張若虛在間接告示我們一個人生哲理――潮起是一種澎湃,潮落是一種蕩漾。一位寂寂無名的青年滾動青春的熱血,正在用生命最堅實的注腳與底色,去尋覓人生平衡的天平。〝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開元時期最後一位賢相張九齡筆下,升級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讓我們感到時間空間似乎都在此時此刻凝固成永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