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篡位?
1、權利所賦:朱元璋擔心權臣篡位,賦予了藩王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
朱建文登基不久,就決定削藩,并且直接要把燕王朱棣置于死地,朱棣得知後就打着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一場靖難之役。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原定的接班人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于是就決定立朱标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登基成為明朝第二代皇帝,也就是建文帝。
朱允炆性格非常弱小,而且膽小怕事,在做皇太孫時,就對那些叔輩們的藩王表示極大的不滿,所以,朱建文登基不久,就決定削藩。
朱允炆
朱建文,就采納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決定削弱的親王的爵位,這就導緻了朱隷特别有危機感,尤其是朱建文要向燕王朱棣開刀,并下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将吏。這一禁令等于就是把朱棣給廢掉,因為朱隷本就是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戰的人,這下就激發了皇族内部矛盾。
而且這時的建文帝,還下令将臣對朱棣實行二十四小時監視,并乘機逮捕朱隷。朱棣得到這一消息,心裡有了底,于是就反将監視逮捕任務的将臣好好利用起來,然後,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建文的朝廷。這就是朱隷為什麼篡位的真正原因。
如果哥哥朱标還活着,朱棣不會篡位。
朱元璋晚年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權臣篡權,所以,朱元璋是給了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
朱元璋
2、形式所迫:朱允炆登基後不僅輕信齊泰、黃子澄讒言削藩,還派人監視朱棣包圍燕王府,預置朱棣于死地;
朱棣用《皇明祖訓》聯系甯王府朱權一起清君側發動靖江之役朱棣在得知建文要 當然清君側是針對權臣,可現在朱隷在《皇明祖訓》中,隻好也打着清君側的牌子,朱棣的意思是說:“朝無正臣,内有奸逆,必舉兵誅讨,以清君側。”
。朱棣還真清君側這把劍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必須誅讨,朱隷并把這次行動說成是為“靖難”,朱隷這個人的确是很聰明,靖難解釋是靖禍難的意思。
也就因為朱棣這場篡位,在曆史上稱為“靖難之役”。朱棣本來隻是北平的一位燕王,燕王在這些藩王中勢小力弱,還真不能與朝廷對抗。 但是畢竟朱隷也是朱元璋的兒子,所以建文的朝廷雖然想把燕軍圍殲于北平。
朱棣
但是朱棣是誰啊,是朱元璋第四位兒子,在南京有内線作戰,所以,朱棣出兵後不久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 平等州縣,這就是等于把整個燕王府都打開了窗口。
燕王府的外圍通了,朱棣出行也就方便了,這對朱棣來說,就可以名正言順對朝廷的問罪清君側了。
其實朱元璋臨走前就害怕功臣篡位,就大肆殺戮功臣宿将之後,朝廷也就沒有什麼大将了,等于朱允炆身邊沒有什麼能夠帶兵打仗的人了。
唯一可用的人長興侯耿炳,建文就讓耿炳率軍13萬伐燕。
建文元年八月,耿炳與朱棣這場真定之戰,并沒有赢,當耿炳師大軍到河北滹沱河時。
朱棣根本就不讓耿炳有喘息的機會,朱棣在中秋之夜,就攻破了雄縣。然後朱棣又繼續向滹沱河北岸進攻。
朱棣
朱棣一直率軍南下,從北平一直攻到南京,直接推翻建文帝的政權。 朱棣由以前的燕王府,到後來的面積越來越大,建文帝聽到耿炳文被朱棣打敗,心裡就非常着急,于是就按照黃子澄的推薦,任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為大将軍,代替耿炳文希望能夠對付朱棣。
但是李景隆從來就沒有帶過兵,“而且特别驕傲,當李景隆帶兵到德州的時候,收集耿炳文的潰散兵将,并調兵50萬,進抵河澗駐紮。
朱隷知道李景隆這種帶兵帶仗的方式,覺得好笑,朱隷知道李景隆兵必敗,李景隆的兵從南京的南方出兵,來到北方,根本就不适北平冷霜天氣,加上路途遠,糧草不夠,這就等于帶着大軍來送命。
再者,李景隆求勝心切,剛愎自用,無智無勇,全部都是花花公子等着在軍隊吃軍饷的人,這就讓朱隷覺得好笑,朱棣設計直接引南軍進入。
李景隆
3、小人谄媚:姚廣孝讒言明朝大好江山不能毀在建文帝手裡,建議實力強大帶過兵打過仗的朱棣稱帝。朱棣雖然是藩王中最弱小的,但朱棣帶過兵打過仗,自身實力比較強大,姚廣孝說,朱允文年幼,無法服衆。建議朱棣稱帝。朱棣本有當皇帝的野心,就順手推舟當了皇帝
朱棣身邊和尚姚廣孝建議朱棣稱帝,姚廣孝說朱允炆年幼無法服從,讓朱允炆這樣鬧下去會毀掉大明王朝,姚廣孝建議朱棣稱帝,并要朱棣去聯系甯王府,姚廣孝和朱高熾留守北平,朱棣自己原本也有當皇帝的野心,這次朱允炆削藩急得不得不稱帝。 于是朱隷就親率大軍去援救被遼東軍進攻的永平,并告誡朱高熾說:“李景隆來,隻宜堅守,不能出戰。”朱棣就在盧溝橋守着。
朱隷是位老兵,招招都能讓李景隆中招,李景隆真的以為朱棣率軍赴援永平,于是,這個時候,就率大軍直接去攻打北平。
當李景隆路過盧溝橋時,居然沒有兵,李景隆心裡非常高興,并對下屬說:“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
朱高熾當時在北平城内等着,他心裡清楚李景隆是特别好功的,李景隆幾次攻城,都被燕軍擊退。
這時,李景隆的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餘精騎,殺入張掖門,但是人力資源不足,就是攻不下, 可是李景隆超級的貪功,非要瞿能出來再攻,于是就錯過時機。
李景隆
這時,燕軍就連夜往城。 牆上潑水,北平的冬天很冷,冷得結冰,李景隆的軍根本進不了,等着朱棣解救永平之後,率師直趨大甯。
等到朱棣攻破大甯後,把甯王挾持回到北平,就這樣把甯王的部屬和朵顔的部隊一起兼并了。朱棣帶着這隊監軍直接來到李景隆軍營。這時候的李景隆吓得連夜逃跑,退到德州。
建文帝沒有辦法,朝中沒人,隻有李景隆。即使打了敗仗,建文帝還是給李景隆發獎金。
建文二年 (1400年)四月,李景隆與郭英、吳傑三軍合成60萬軍隊,向白溝河進攻。
朱棣這時,就讓張玉、朱能、陳亨、丘福帶兵迎戰。
這時候的燕軍還是吃了敗仗,但南軍由于三軍統帥,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朱棣就希望南軍内部有矛盾,對燕軍很好,于是朱棣就立即攻打南軍,南軍吃了敗仗,李景隆不得不再次退到德州。
左姚廣孝 右 朱棣
朱棣帶領大軍追到德州。李景隆看到朱隷的軍攻到德州,李景隆又逃到濟南。
朱棣接着追到濟南打敗李景隆。
李景隆在濟南守了三個月,建文帝覺得李景隆不行,就給李景隆撤職了,這時,黃子澄建議議和以求緩攻,再選新人,選盛庸為平燕将軍,代李景隆統兵去攻打燕軍朱棣,
但是盛庸屯兵到德州,想阻止燕軍南下。盛庸率兵北伐還是失敗,最後退到滄州,還是燕軍圍攻所敗。
到了建文帝十二月,燕軍直接攻打山東臨清、館陶、大名、汶上、濟甯一帶。盛庸率南軍于東昌守城。朱棣就這樣打了兩年,其中也吃過一次敗仗,但朱棣一直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一直打到南京推翻建文帝政權,這就是靖江之戰役。朱棣開創了大明盛世,朱元璋恐怕都沒有想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